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宋 新
雖然每家烹饪都有自家特點,但由于中式烹饪中,煎、炒、炸的出現率較高,愛放油便成為不少家躲不開的“坑”。據統計,我國八成家庭食用油使用量超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在全國8個省市進行的一項觀察研究發現,每人每天多攝入45千卡能量,相當于多吃5克油,一年後體重可增加1公斤,多年後,一個體重正常的人可能超重肥胖。反之,如果在固有飲食基礎上,每日減少5克油攝入量,每年可減掉1公斤,時間長了,超重肥胖者也可能瘦下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油脂攝入量應控制在25~30克。對習慣用“大油”的掌勺人來說,難免覺得“捉襟見肘”,而且油少了,家人可能覺得菜沒滋味。烹饪時,不妨注意以下三點。
定量用油。以三口之家為例,按每人每天 25~30 克計算,一個月應剛好吃完5斤油。可以把油放在帶刻度的噴壺中,每次炒時噴合适的量即可,或選用不粘鍋,能有效減少油的用量。除了管好家裡的用油量,外出就餐時也要注意,少點油炸菜肴,不喝菜湯,喝雞湯、肉湯時撇去浮油。
改良烹饪。把煎、炸、紅燒等油多的烹饪方式,改為蒸、煮、炖等,電烤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不用油,還能烤出肉類食物中的油脂。如果習慣了煎炸,可先逐步減少食用頻次,并增加蒸煮食物。炒菜可改成油煮菜,鍋中加少量水,煮沸後,放入适量芝麻油或橄榄油,再将綠葉菜一起煮,出鍋調味即可。炒肉片改為“飛水”,即用沸水把肉片迅速燙熟,再進行炒制。
善用調料。烹調時,可多用味濃的調料,比如制作蘸汁時放蔥姜蒜、辣椒碎和芥末油;烤魚時放點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炖菜時放八角、丁香等。檸檬、食醋也能讓少油菜肴變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