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當援疆、支教兩項工作與60後“夫妻檔”搭配,神聖的使命感中又多了份“青春”奮鬥的氣息。一位是耿直率真的農業專家,一位是溫暖樂觀的幼兒園教師,為了各自的“育苗”事業,從北京來到萬裡之外的和田,在這片土地,他們像所有援疆幹部一樣,盡己所能,利用專業知識與特長,為新疆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和田,夫妻倆有付出,更有收獲。采訪中,張銳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别人總以為我們來援疆隻是一味付出,其實我們在這片土地收獲更多。”為了棚中苗,園中“苗”的茁壯成長,夫妻倆付出辛勞和愛心。而這片土地回饋給他們的,是農民幸福的笑臉,純真的“親情”和民族團結大愛。
張銳在大棚中查看西紅柿的生長情況。
天山網訊(記者劉一鳴攝影報道)金絲框眼鏡架在鼻梁,筆挺的衣服偶爾挂着幾道塵印,腳上的皮鞋浮着層沙土,黝黑的皮膚是陽光饋贈給張銳的禮物。他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果樹專家,是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規劃發展部副部長、和田地區林業局副局長。
“為什麼是我?”2016年12月初,站在院黨委書記辦公室的張銳不解問道。那時的他,父親剛剛去世一周,面對突然到來的援疆任務,張銳猶豫着。原則上,應選派55周歲以下幹部援疆,那一年,張銳56歲。
“和田地區真的需要一位農業專家”這句話,讓軍人家庭出身并有着20年黨齡的張銳無法抗拒。2017年春節之時,他告别家人,來到萬裡之外的新疆和田。
“到和田才發現,我來對了,也來晚了。”2018年5月19日,蹲在大棚中觀察沙漠四翅濱藜長勢的張銳說。
在沙海中建起一座農業“城堡”
和田地區罕見的連日大雨,沒能抑住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飛沙。蒙蒙黃色中,“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盤卧在沙海邊緣,這是北京市援建和田的第一座綜合農業園區。
這也是張銳内心驕傲的“綠色城堡”。
“這是我援疆時光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張銳介紹,這座占地1100畝,有着138座現代化設施農業大棚的園區,凝聚着他和“援友”的心血。大棚中的草莓、蘆筍、甜瓜、飼料玉米和鮮食玉米等30餘個新品種,像惹人憐愛的孩子,享受着張銳無時無刻的關注與關懷。
所以,當看見張銳獨自一人戴着口罩、騎着三輪摩托在園内查看大棚種植情況的場景時,農戶們早已習以為常。
沙漠戈壁面積大,人均耕地少,常年風沙天氣……這些制約和田當地農業發展的桎梏,在張銳眼中并非“大事”。
“陽光充足,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長且晝夜溫差大,幹燥少雨有利于減少病蟲害,冬季幾乎沒有陰天。”每每說到和田獨特的自然條件,張銳眼中總充滿興奮與希望。
20年援疆首次建設綜合農業園區的機會讓張銳趕上了,作為項目負責人,要讓和田擁有一支常年不走、可複制、可推廣的農業隊伍,這是張銳内心湧動的想法。
園區規劃期間,張銳熬了不少夜,看過不少報告,最終他在全國精選出9個農業專家團隊,引進30個适合當地發展的特色農業項目,同時篩選出和田本地12家有實力的農業種植企業,一一結對入住園區,每個種植項目都有一個頂尖的專家團隊進行指導。
根據園區規劃,今年下半年每家入駐企業和合作社都要遞交在和田當地的推廣計劃。
“企業和合作社在園區裡學了技術,要在園區外大面積推廣,引導農戶特别是貧困戶種植,協助農戶銷售,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張銳說。
一把椰糠一捧沙 荒漠開出“綠洲果”
手中握着一把沙,細細地撚着。“這雖是細沙,但有機質含量隻有近0.1%,它不保水,不保肥。”張銳說完,手中沙也揚去。
擁有一座農業城堡,如何在荒漠中培植出“綠洲果”。張銳與園區内的入駐企業耗費不少心思,最終摸索出一套名為“改土培肥”的農業高産模式。
“‘改土培肥’的關鍵點就是我身後的椰糠。”張銳抓起身後的一把棕黑色物質說:“就是它了。”張銳介紹,椰糠是椰子的殼經過特殊處理後形成的,它雖然不含營養,但卻是一種保水力超強的物質。它能最大限度地吸足水分,在沒有水的狀态下,再慢慢向外散。
握着這把“黑色秘密”,張銳繼續介紹,雖然目前椰糠花費的成本較大,但與鋸末相比,它在10年時間裡,都不會被分解,并可以一直發揮功效。
至此,在荒漠中培植出“綠洲果”的秘密被揭開:50%的沙 25%的椰糠 25%羊糞=創造農業的高産。
“現在在園區中,不管種什麼,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幫農戶免費把土改了。”張銳說,在他眼中,無論是茫茫戈壁還是海灘都可以發展農業,因為種植業已經不再受到土地土壤土質的限制。
技術有了新突破,張銳心中還一直有個期待。
“海南的椰子含鹽量較高,所以現在我們使用的椰糠來自印度,得通過輪船運至廣州,再汽運至和田,經過綜合改造,一畝地‘改土培肥’的成本是8000餘元。”張銳說,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瓜達爾港開通後,通過鐵路運輸至和田,‘改土’成本将下降到1畝2000元。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有限的資金,讓更多農戶的農業産量翻翻,從而帶動大家緻富增收。”說到這兒,張銳的聲音不知不覺上揚了一個度。
種好棚中“苗” 育好園中“苗”
當小三班教室的門打開,3歲的熱依曼·阿不來提探出小腦袋,看“奶奶”站在門外,她沖出教室,撞進“奶奶”懷中,小手摟着脖子再沒撒開。
熱依曼的“奶奶”叫郝王紅,是張銳的妻子,也是園内年紀最大的一位幼師。2017年7月,退休後的郝王紅到和田探親。在張銳鼓勵下,她應聘來到北京援建的京都幼兒園支教。
“熱依曼是幼兒園裡最黏郝姨的孩子。”看到這一幕,幼兒園園長王晶說,不光是熱依曼,園中師生都對郝姨有着特别的“依賴”。
王晶介紹,幼兒園在2017年9月開園時,遇到過不少困難,正是有了“郝姨”、“張叔”和北京援疆指揮部的幫助,現在幼兒園的路越走越順。
開園初期,園内圖書儲備不足,當王晶提出組織園内孩子從自己家中帶來一些書籍時,郝姨卻有不同意見。
“孩子需要的是專業、正規的繪本閱讀書籍,但自己家中的書多是零碎的,不夠系統。”郝王紅說。
當天的讨論并無結果,但郝王紅卻将這事放在心上。
兩星期後,幼兒園收到了100餘本來自北京的繪本閱讀書籍。
“後來才知道是郝姨和張叔将幼兒園情況反映給北京援疆指揮部,經他們溝通協調,這100多本書是北京的農業專家為幼兒園捐的。”王晶說着,紅了眼眶:“這樣的事還有很多,遇到困難,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郝姨’。”
在王晶為記者講述的時間裡,郝王紅帶着孩子們背誦了《三字經》,做了遊戲,練習了《中國功夫》,樓上樓下不知跑了多少趟,脖頸後的頭發已被汗水浸濕。
此時,看見“奶奶”回來,熱依曼再次投進她的懷抱。郝王紅臉上挂着笑,一隻手抱着熱依曼,另一隻手從口袋中掏出紙巾,擦拭着脖頸後的汗水。
張銳戴着口罩,冒着風沙,騎着三輪摩托查看大棚情況。
張銳手中握着一把椰糠和一捧沙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就是在沙漠種出綠果的“秘方”。
熱依曼一看見“郝奶奶”,便奔跑過來,“撞”進奶奶懷中。
郝王紅在帶着孩子們練習《中國功夫》。
郝王紅在幼兒園,每天重複最多的動作就是俯下身子擁抱孩子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