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條最美古驿道?炎夏午後,漫步于寂寥悠長的塗嶺古街,古驿道上圓滑的鵝卵石,蜿蜒的街巷,古老的屋檐,平坦的石橋,讓人如同置身于一幅古樸淡雅的水墨畫之中,感受着古街昔日的喧嚣與繁華,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36條最美古驿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36條最美古驿道
炎夏午後,漫步于寂寥悠長的塗嶺古街,古驿道上圓滑的鵝卵石,蜿蜒的街巷,古老的屋檐,平坦的石橋,讓人如同置身于一幅古樸淡雅的水墨畫之中,感受着古街昔日的喧嚣與繁華。
對于塗嶺古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古街旁的這座古驿站你知道嗎?小編作為土生土長的古街人雖經常路過可也是今天才詳細了解了這座古驿站的悠久曆史。古驿站由驿館、驿埕、洗馬池等組成,前院為迎賓院和門衛居住地,後院為辦公和驿丞居住地,其它為驿信兵宿舍和馬廄,規模相當宏大。
從正面看,驿館下石上磚、馬鞍式瓦頂結構,正中依牆磚砌成花冠拱門,成約1米寬的走廊,左右分立兩層對稱的客棧房屋,後接院落;右側房屋牆壁下部留一小櫥窗,或為當時驿館傳達室之用。
《惠安政書》關于驿站的記載
每月驿丞供給銀三兩六錢(帶管官減半),吏六錢,紙劄銀三錢,茶果三錢,書手工食銀六錢。跟官二名,各六錢。夫馬甲三名,各七錢五分。館夫四名,各六錢。共加買辦銀九錢。馬夫二名,并馬料各九錢。馬首六名,各六錢。看監防夫一名,銀六錢。
以上皆有定數。
夫一名,至楓亭銀七分,至晉安銀六分。馬一匹,至楓亭銀七分,至晉安銀六分,廪給清字銀三錢,廉字二錢四分,介字一錢二分,口糧三分,宿食二分,鄉官、小夫每名日二分五厘。以上有定例無定數。
鋪舍。邑志當南北馳道有七:白水、塗嶺、驿坂、居仁、縣前、盤龍、上田,規制同。郡志:在城為惠安鋪。洪武四年,知縣時汝楫建在布政分司北,近為豪張一複所奪,餘上狀複之。
驿遞排單
為了記錄驿遞公文的沿途行程和投遞時間,清代規定在公文信函封套上附黏“排單”,随文傳遞。沿途各驿接到公文後,必須在排單上填寫驿站名稱、公文件數、簽差姓名及接收時間,以明責任,便于核查。清代福建驿遞公文也不例外,它規定凡由總督、巡撫衙門所頒填用火票、限行日程的驿遞公文,填用“部頒排單”,即由兵部編發的排單,各驿均按接遞兵部火票、軍機緊要公文之例,将接遞月、日、時刻逐一登記,并根據驿程遠近、限行裡數,核查有無遲延現象,最後按月造冊,彙總至驿傳道備查;而凡由司、道、府、州、縣以下衙門所發驿遞公文,則填用“道刊排單”,即由福建驿傳兵備道編發的排單,各驿傳遞情況需按季造冊,再彙總至驿傳道備查。各驿站則設有印簿,上面逐一注明某日某處動用驿站人力、物力的情況,及接遞公文的情況。
古街上密密匝匝的商鋪,見證着昔日的喧嚣與繁華。在街旁的兩口古石井,至今仍湧動着源源不斷的清泉,養育着為數不多的古街居民。清乾隆年間,惠安商人陳文輝捐資修築古街,“陳公修路領德碑記”至今豎立街旁。随着經濟社會發展,古街獨特的曆史文化氣息和百年老字号的“古早味”吸引着許多文化人士和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采風者絡繹不絕,厭倦了浮躁嘈雜都市生活的人們走在街上,猶如體驗了一番空甯平靜的穿越。
古街的一座老厝外牆,至今仍遺存一個燈龛,就是當時安裝路燈的地方,為南來北往的人們照亮行程,也成為古驿道存在的直接的一個證明。
古街上的一磚一瓦它們都是一段漫長的曆史、一串動人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份鄉愁、一縷魂魄,它已深植世代古街人的腦海,揮之不去、褪之不掉。
來源:大美塗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