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包羞。
六二雖陰柔但居中得正,它可以包承,不易為人識破,故以否亨戒大人。六三既陰柔又不中正,又切近于上,它的面目大家看得清楚,它想迷惑人,籠絡人,不易得逞。但它忍恥固位,無心離去,屍位素餐,無所作為。這就是包羞。孔子說“邦無道,穀,恥也”,當否之時,占着位置白吃飯,厚顔無恥,大概正是指六三這種情況。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六三本為小人,它目前之所以能夠忍辱含垢,隻因為它所居之位不中不正,限制它不得施展,一旦由位不當變為位當,這種人十分可能幹更大的壞事,君子務必注意提防它。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命謂天命,不是君命。疇、類;離,麗,附麗;祉,福。九四過中将濟,否将要變泰之時;九四以陽剛居近君之位,有濟否之才和濟否之勢。若能既自處于無過、又不肯躁進,則必無咎。因為否極必然成泰。其中有“天命”亦即客觀的規律在起作用。大往小來變為小往大來,不唯九四自己受福,與它同疇的諸陽爻,也将附麗于它而一齊受福。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九四正處在否過中而将濟的時候,既得其時又有其命,所以無咎。但是九四在否将反泰的過程中,遠非完全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态。它是主動積極的,甚至可以說,“有命無咎”的結局,乃是它自行其志的表現。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休,止息。九四否開始向泰轉化,九五已進入息否之時。九五是否卦之主爻,陽剛中正且居尊位,可謂居其位,有其德,得其時。它有條件有力量休否,即撥亂反正,扭轉乾坤。休否固屬勢之必然,但是要将休否的可能性變為現實,九五即大人的剛決果斷,奮力推動,具有決定意義。可見,《易經》既強調客觀的規律,又重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并沒有絲毫的宿命論思想。
當元氣漸複,泰道将還的時候,人皆晏然安樂,唯大人有戒懼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懼危亡之心,必能像“系于苞桑”那樣堅固不拔。桑這種樹根深蒂固。苞,叢生。“苞桑”,叢生的桑樹,其固尤甚。《系辭傳》說“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系辭傳》概括的觀點,與否卦九五爻辭的思想是一緻的。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轉否為泰,獲大人之吉,關鍵的原因,是九五有德有位。有德有位之中關鍵是有位。九五處中得正居尊位,握有轉否為泰的權柄,具有撥亂反正的力量。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上九處否之終極,否發展到極點,是該傾的時候了。爻辭講“傾否”不講“否傾”,是有意義的。強調否之所以傾,其中人事的力量起極大作用。并非否發展到極點,不須人力便自然地傾覆。泰之上六以陰柔處泰之終,它無能無德保泰,使泰變為否。否之上九是陽剛之才,它有能力傾否,使否變為泰。無論泰至上六複為否,還是否至上九變為泰,當社會發展到極點,即将發生質變的時候,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易經》一方面把社會曆史的發展看成是有規律性的,一方面又十分重視人的作用。實際上它已經有了人是曆史的主人的思想,至少它不認為人類曆史的命運是由上帝主宰的。
先否後喜,否極時憂在先,否傾時喜在後,有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意思。正與九五“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含義相似。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這是講客觀規律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則”字是強調人事的重要。否終必傾,人們在否終将傾的時候,就要主動地去“傾否”,不可等待。“何可長”三字是說天下絕無久否之理,否傾是必然的。人們要因勢乘機而動。兩句話把天道之盛衰與人事之進退交織在一起。
〔總論〕
否卦與泰卦,上三爻與下三爻都是相應的。但是泰卦上下諸爻在爻義上有相交之意,否卦則沒有。泰卦初征而四孚,二中行而五歸妹,三陂平而上城複,凡相應之爻爻義是相交的。否則不然。否初拔茅而四有命,二大人否而五大人吉,三包羞而上後喜,相應之爻爻義皆不相交。
否卦是講天地之交,世情閉塞的,然而六爻之爻辭不見一兇咎字,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否六爻陰陽平分,象君子與小人并生于世上,尚未到柔剝剛的時候,小人為害并未見顯著。到了剝的時候,一陽在上受五陰之剝,方成小人的世界。否之時,就全卦看,君子道消,小人道長,于君子不利,所以卦辭說“不利君子貞”。
但是六爻的各自情況卻不盡如此。上卦三爻皆陽,君子在上,否已過中,形勢好轉,“休否”,“傾否”,已成為勢所必然。這時候隻要大人君子順應規律,心存危懼,積極謹慎行事,便可以無咎得吉。下卦三爻皆陰,小人用事,當然無如上卦好,但此時小人亦正處于全身遠害之時,自顧猶苦不叠,更無暇無力将其為害君子的願望變成現實。所以爻辭強調小人“包承”、“包羞”而不言兇咎。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金景芳、呂紹綱合編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譜的講解易學知識之書,想入門或深學的朋友都可讀一讀。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台,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号,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