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在這個祭奠先人、緬懷逝者、寄托哀思的時節,讓我們把目光聚焦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是接運工,有的是火化工,有的是駕駛員……他們就是殡葬從業者,他們用溫情、細緻、專業, 守護生命最後一程,讓逝者安息,使生者慰藉,讓殡葬服務也有了不一樣的溫度。
記者來到昆明西郊殡儀館,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聽這些殡葬從業者講述他們的故事。
杞雲昆:13年堅守遺體接運工作
2008年,31歲的杞雲昆來到昆明西郊殡儀館工作。剛到殡儀館的時候,杞雲昆在廚房做廚師,做了1年,然後調到業務科接運組,負責逝者接運工作,從此一幹就是13年。
“在進殡儀館前,我幹了12年的廚師工作,剛調到殡儀館上班時,因為之前從來沒接觸過這個行業,也沒想過要跟遺體打交道,想到以後要經常跟遺體打交道,心裡有點緊張,也有些好奇。”杞雲昆說,記得他第一次出車的時候,跟接運組一個師傅,一起去八街街道一個農村居民家庭接運一位過世的老人。“當時去到那裡,因為是第一次去親自搬運。心裡雖然有點緊張,但去之前做了心理準備,按照程序,規範操作,很安全地接回了。”
花了三四個月時間,杞雲昆才慢慢适應了這份工作。工作中,杞雲昆接觸了很多的遺體,有正常在家裡去世的,也有在醫院裡去世的,還有很多是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溺水,或是從高處墜落、火災等意外去世的。平均每年要接運800-900具遺體,從事遺體接運工作13年時間,共計接運上萬具遺體。
杞雲昆坦言,遺體接運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比如,農村、城中村這些地方,不允許殡儀車進去,隻能停到村口,徒步進去接逝者,有些要走很遠。有些遺體很重,工作人員隻有兩人,靠兩個人很難搬運,家屬因為忌諱等種種原因,不幫忙。
“還有的遺體在野外發現,如果穿過村子,很快就能到達,但因為村子不讓走,隻能繞路,導緻要走很長的路,花很久時間,才能接運回來。”杞雲昆說,還有一些公安部門聯系接運的,地點在野外、大山上、河邊,時間又是晚上,車輛無法到達,這種情況隻能靠徒步。有時要爬一兩座山,走幾公裡山路才能到達發現遺體的地方,再靠人力接運出來,接運遺體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有些大山上連路也沒有,隻能靠公安、消防人員拿砍刀在前面“開路”。而死亡很長時間的遺體,也隻能靠殡儀館的工作人員接運。“但是,作為遺體接運人員,不管多困難,我們還是要想方設法,把遺體安全地接運回來。”
杞雲昆介紹,疫情期間,他們也是嚴格按照單位疫情防控規定,每一輛車一次隻接一位逝者,去之前都要消毒,保證車内幹淨衛生。接回來,遺體接下車後,整車、人都要進行消毒,工作人員都要穿全套防護服。
“雖然已經從事這個工作很多年了,但在接運遺體的時候,還是會被家屬的情緒觸動。比如,看到很小的孩子,因意外或者生病離開,就特别容易被家人情緒感染。”杞雲昆說,因為自己也有孩子,看到家長傷心欲絕的樣子,自己也能感同身受,感覺特别難過。
令杞雲昆感到欣慰的是,家裡人現在都很支持他的工作,身邊的朋友也都很理解自己的工作,他們都沒有什麼忌諱,也會經常邀約自己,出去吃飯。“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這個行業,支持工作。”
“幹這個工作久了,我覺得人還是活好每一天,珍惜眼前的生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好好地愛護家人,人生短暫,不要讓自己有太多的遺憾。”杞雲昆表示。
李國振:生命終點的護送者
他們是人生路上最後一程的送行者,是生命終點的守護人。接運逝者,是李國振的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從遺體接運工再到殡儀館駕駛員,十多年來,李國振一直和遺體打交道。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接運工、駕駛員,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人們内心的恐懼。2008年,年僅20多歲的李國振成為昆明西郊殡儀館的一名接運工。由于之前在公墓上做綠化工作的工作經驗,加上年輕,李國振從事遺體接運工作時,并沒有太多恐懼或害怕,但是第一次接觸遺體的經曆仍讓他曆曆在目。
入職昆明西郊殡儀館後,李國振第一次跟着師傅出去,運送的逝者是在山上被人發現的,已經腐爛。雖然這次主要以學習為主,自己沒有動手,但是腐爛的遺體、刺鼻的味道,無一不沖擊他的感官,那段時間,李國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每每想起就有一種作嘔的沖動。
為了更快适應這項工作,李國振強制從心理上進行壓制,見得多了,也就慢慢開始坦然了。
工作14年以來,李國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村子、小區、醫院。接運遺體時,一開始也容易受到家屬悲痛情緒的感染,再到後來的習以為常,李國振如今已經完全适應了這份工作。
做接運工除了膽量,還需要力量。李國振說,最辛苦的是去山上接運遺體。在他印象裡,西山龍門下面的山上去了好幾次,每次來回徒步幾公裡,雜草、坡陡,搬運遺體很是吃力。“最記得的一次是去了山上接運,路特别難走,單邊走了三四個小時還沒到。”
疫情期間,李國振的工作又多了一份消殺的責任。出車戴口罩,高風險、封控區,要穿防護服,每次進出都要用消毒劑對車子、人進行噴灑消毒。
在工作的14年裡,李國振接運了上萬具遺體,平均每個月70多具,多的時候一個月甚至能接運80-90具遺體。看慣了人生後事,李國振對生命尤為敬重,“人生一輩子很短,要珍惜生命......”他說。
蔡永昆:30多年如一日 逝者人生路上的送行者
1990年,年僅21歲的蔡永昆來到剛建成不久的昆明西郊殡儀館,成為殡儀館的臨時工,這一做就是32年。
在殡儀館工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遺體。那時,西郊殡儀館剛建成不久,來火化的并不多,一個月幾十或百來具遺體。初來時,蔡永昆心理壓力大,也比較害怕。随着殡儀館步入正軌,蔡永昆不斷地接觸,不斷地克服,1992年轉為正式工成為一名火化工,現如今,53歲的蔡永昆已經是火化組的組長,已然是殡儀館的“老師傅”。
遺體火化師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機械的勞動,這在蔡永昆看來是一項技術活。火化爐的操作,帶有一定的風險,操作不當會因紙棺、錢紙、衣物、鮮花等随葬品原因,引起回火,火噴出來頭發、眉毛都會被燒掉,必須按照流程,規範操作。同時,由于火化車間特殊的鋼架結構,夏天火化時炎熱,整個車間30多度,工作繁忙時,全身都是汗水;而冬天又覺得寒冷。
雖然是一名遺體火化師,但蔡永昆的工作不僅僅是火化這一項,遺體從冰箱房擡出來、化妝、脫穿洗等都要參與,工作30多年,每個月火化的遺體在600到700具,忙起來一天有40-50具,而他經手的遺體達10萬具。也因為工作的原因,蔡永昆養成了勤換洗衣服、洗澡等習慣。
很多人認為火化工是跟遺體打交道,但在蔡永昆看來,自己的工作不僅是服務逝者,也是服務生者。偶爾爐子會出現故障,逝者需要火化時,爐門關不下來,有些家屬會不理解、不高興,這時,蔡永昆會盡量解釋并積極解決問題,以最大的耐心對待每一位活着的人,以撫平他們内心的傷痛。
“人的一生,活着就活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都會走這一條路。”從事這份工作,蔡永昆的社交圈子越來越小,怕他們忌諱,蔡永昆連親戚平時都很少走動,但這并不妨礙他對生活的向往。在他看來,高高興興是一天,愁眉不展也是一天,活着就要好好珍惜。
陳玉山:給予人生最後一程從容與體面
58歲的陳玉山是昆明西郊殡儀館業務科的一名火化工,從1998年9月1日開始至今,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24年多,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兢兢業業的工作。在火化車間,他平均每年要經手的遺體有2000至3000具。
陳玉山的工作是從早上7點50分開始的,因為殡儀館是一條龍服務,火化工也負責遺容化妝。喪屬有火化逝者需求時,他會把逝者從冷藏室“請”出來,推到化妝間,開始認真細緻地為逝者整理遺容,對于交通事故這些非正常死亡遺體,整容很費事,有時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手腳是麻木、僵硬的,走路腿腳不聽使喚。
整理完遺容,館内的禮儀隊舉行告别儀式後,陳玉山把逝者推到爐前,讓家屬瞻仰遺容,送進火化爐完成火化,把骨灰裝好交給家屬。陳玉山說,把遺體推進火化爐,還需時刻進行觀察,要注意控溫,不能過高或過低影響操作流程。火化爐的溫度特别高,所以車間裡的氣溫非常高,爐膛的溫度可達到1000多度,靠近爐子的地方,最高的時候達到200度,骨灰出爐時還會産生大量的煙灰粉塵,所以每次火化完,陳玉山經常會汗流浃背,全身濕透,還一身灰。此外,在遺體火化過程中,還會有各種混雜的異味,非常嗆人,他都強忍着,嚴格按照規範流程進行操作,隻為讓逝者“體面”而又尊嚴地離開,也讓喪屬得到慰藉。
陳玉山說,幹火化很危險,最怕的就是出事故,雖然已經特别小心,但有時還是防不勝防。記得有一次,爐子不着火,他上前打開檢查,結果爐子一下子回火,熾熱的火焰噴向他的眼睛,雖然他很快往後退了幾步,但眼睛還是被灼傷,送醫院治療了半個多月才恢複。不僅如此,因為人少事多,工作中遇到的大小事,大家都是親力親為,比如爐子壞了也是自己動手修理。有一次在修理時,靶子掉下來,重重砸在陳玉山腳上,腳趾頭斷了。這次,陳玉山住院了1個半月,休息了一段時間,還沒完全痊愈,記挂着工作的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回憶自己剛進火化車間工作時,陳玉山說:火化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剛剛到車間時,他也是先跟着“師傅”學。但是要做火化工,首先要有膽量,在面對一具具冰冷的遺體時,不能害怕。剛開始,他也覺得不适應,尤其是遇到一些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遺體損毀嚴重,或是獨自面對遺體時,他也會害怕。但是他告訴自己要堅持,沒有退路。時間久了,也慢慢習慣了。
自從成為一名火化工,陳玉山沒有周末和節假日,24小時輪班值守,每月可休息2天。工作中,在面對每一位逝者時,陳玉山都認真謹慎,這是為了逝者的尊嚴和家屬的寄托。“要克服自身的壓力,不要恐懼,要尊重遺體,把自己所做的這份工作當做是在做好事、善事,為喪屬排憂解難。”陳玉山說,通過自己的工作,把逝者的後事做好,家屬們由衷的感謝,讓他感到很欣慰,也讓他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因為相對特殊的工作性質,他們比普通人更多地思考生命與死亡。陳玉山說:“幹殡葬二十幾年,最大的感觸,是要珍惜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過。人的一生很短暫,能為社會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對人要和藹。不管任何人,能相識是一種緣分,要誠信待人。”這些話,是陳玉山時常對家人、親朋好友說的,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人與做事,他也是如此。(全媒體記者張小燕 圖片:昆明西郊殡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