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在《黑夜與人間煙火》的訪談中,被問到假如有一台時光機,你最想回到什麼時候?賈玲回答說:“我最想回到19歲的時候。”一旁的嶽雲鵬問她為什麼的時候,賈玲略帶傷感地說:“這樣我就不用拍《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了。”
賈玲曾經表示她不是因為想當導演才去拍《你好,李煥英》,而是因為想拍這部電影,所以才去當導演。可能連賈玲自己也沒想到,這部原本隻是為了想讓大家認識自己的母親的電影會成為春節檔期的一匹黑馬,票房直達53億。
1
現在的賈玲,無疑是成功的。2020年的春晚舞台上,賈玲憑借跟白凱南搭檔的相聲《大話捧哏》,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随後參加的《歡樂喜劇人》、《王牌對王牌》等深受觀衆喜愛的綜藝節目,迅速成為了中國最受歡迎的喜劇演員,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碗娛樂”,更不用說《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直接讓她一躍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然而成功的背後往往都是有着不為人知的遺憾與辛酸。
賈玲考上中央戲劇學院,成為和馮鞏合辦的相聲班裡其中一員的那一年,她的母親,李煥英因為意外去世,這件事讓賈玲深受打擊。在做客《金星秀》的時候,賈玲更是直言說:即使母親已經去世15年了,但是她卻依舊不能釋懷。這可能是《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誕生的原因,也是這部作品從小品發展成為電影的契機吧。這部作品代表的是一種寄托,一種思念。
一次李靜和賈玲的訪談中,賈玲說母親去世之後,家裡不會談起她的母親,她跟她姐也不會說起。當李靜問起原因的時候,賈玲苦笑地回答道:“母親去世之後,我感覺我的人生不再完整了。”“也幸虧她走之前知道我考上喜劇班,不然養了我一輩子,連我做什麼都不知道。”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賈玲才會在電影中隔空喊道:“媽,現在好多人喜歡我!”
而片中的那句“媽知道”道出了賈玲希望聽到的回應,也道出了無數觀衆的心聲。是的,我們喜歡賈玲,這個有着辛酸的經曆卻依舊帶給大家歡樂的女演員,這個不怕扮醜,肯以自己身材自黑的優秀喜劇人。
2
《我家那閨女》裡面有這樣一個片段,當焦俊豔跟高亞麟抱怨自己父母的催婚時,覺得她的父母沒必要這麼着急自己的結婚,還開玩笑說如果自己一直單身到老的話,可以跟姐妹們一起去老人院,可以跳跳廣場舞之類的。
高亞麟一直靜靜地聽着焦俊豔的傾訴,沒有反駁,也沒有贊同。當焦俊豔對于選擇順從自己的内心還是做個孝順孩子感到迷惑的時候,隻是靜靜地說了一句:“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什麼意思呢?父母還在的時候,不管你是多少歲,30歲也好,60歲也好,你都不會去琢磨你的人生,因為你老感覺會有一堵牆擋在你跟死神之間,父母不在了,你就會直接面對死神。這個跟年齡沒關系,但是你的父母一旦不在,你就會很清晰地看到你的盡頭。
我們總是抱怨為什麼我們才剛開始出來工作,就不停地去催婚,催生孩子。總會不耐煩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會在我們剛開始發展事業的時候就催着我們先去成家。殊不知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已經看到了他們的盡頭了,他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但是孩子的步伐也依舊在原地踏步,父母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訴說自己的擔憂,隻能慢慢産生代溝。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可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甜蜜負擔吧。孩子年幼時,總是擔憂他會不會被人欺負;孩子工作時,又會害怕他工作辛苦;孩子不結婚,又會擔憂他老得了的時候會不會孤苦伶仃,形單影隻。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面前,他永遠還是個孩子。
3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小時候總會想着長大的時候要怎麼報答父母,讓他們住大房子,帶他們去旅遊;然而随着我們漸漸長大之後,會發現留給我們報答父母的時間卻不多了。
《野生廚房》裡,潘粵明問起汪涵關于未來五年的計劃時,已過不惑之年的汪涵深沉地望着遠方,回答道:“在未來的五年裡,什麼東西對我最重要?一定不是觀衆,也不一定是節目。在我們這個年紀,家人才是最重要。”
汪涵用了整整17年的時間,從一個寂寂無聞的小夥子成為了電視台裡的主持“一哥”,用自己的博學、智慧征服了億萬觀衆。卻在事業的巅峰期,做起了人生減法,選擇減少工作,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
對于别人的疑惑,他直白地說:“過去20年的努力,不就是為了接下來的五到十年,有時間、有底氣去陪家人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陪伴在家人身邊,守護自己最好的人。我們無法停止歲月的腳步,父母總會有老去的一天,我們也終将會迎來跟父母最後的道别;但是唯有理解和陪伴,才能讓這一切來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永遠都不在了,不要等到失去他們的時候,才悔恨當初沒有好好地陪伴他們,沒有多多跟他們交流。
時間不會因為某個遺憾、某個悔恨而停留或者倒流,趁一切還來得及的時候,請多多陪伴父母,多多跟他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