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是稻米中谷粒較短圓、黏性較強、脹性小的品種,全國各地均産。五谷之中,粳米食用最多最廣。稻是單子葉植物,其種子分胚乳和胚(包括子葉、胚芽、胚根、胚軸)兩部分,但實質上主要食用部分是胚乳。粳米飯質黏而不糯,黏度較糯稻小,但比籼米強。
▶ 性味歸經
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
粳米在我國種植地有南北之分,産地有水旱之異,生長成熟時期有早中晚之别,所以粳米的寒熱之性和歸經可能稍異。如南方夏産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秋冬所産之粳亦禀天氣之寒涼而入肺。
《本草綱目》雲:“粳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北方氣寒,粳性多涼,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藥。南方氣熱,粳性多溫,惟十月晚稻氣涼乃可入藥。遲粳、晚粳得金氣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熱也。早粳得土氣多,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若滇、嶺之粳則性熱,惟彼土宜之耳。”
另外,粳米作為主食,常煮熟做成飯粥之類,所以應用時有生熟之别。比如說粳米生用可能偏于涼,但煮熟為飯則偏溫。但總體上,粳米在五谷中屬味甘,所以性平或偏溫為主,經炒後則其性更溫。如《本草綱目》記載:“大抵新熟者動氣,經再年者亦發病。唯江南人多收火稻貯倉,燒去毛,至春舂米食之,即不發病宜人,溫中益氣,補下元也。”《食療本草》亦雲:“若常食幹飯,令人熱中,唇口幹。”此處幹飯,指米飯經曬幹又經炒食者,得火氣較多,故易生内熱。
▶ 主要功效
粳米為益氣養陰佳品。其秉中正平和之氣,得土之氣厚,故為脾之谷。其味甘能補,氣香醒脾,能補後天脾胃之氣。粳米又色白而入肺,可補肺氣。又粳米為稻的種子,含先天生殖之精,可入腎,補養先天精氣,但終究種子的胚已去,補腎之力較弱,而以補養脾肺為主。
粳米的米質居糯米與籼米之間,用粳米做出的飯,氣微香,味甘,質黏而不糯,柔軟度和黏度适中,柔潤而不油滑,煮粥含汁液甚濃,所以既能補後天脾胃之氣,又能益肺胃之陰,養肺胃之陰而無戀邪之弊,滋肺胃之液而無滑腸之虞。常用于嘔吐、瀉痢或溫熱病所緻的脾胃陰傷、胃氣不足、口幹渴等。
粳米可入藥,也可單用,還可配伍藥物使用;既可生用,也可熟用。
如《傷寒論》治“少陰病,下利,便膿血”的桃花湯(赤石脂、幹姜、粳米),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的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粳米),和治陽明經熱盛的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即用本品益脾胃而補虛益陰。
再如治霍亂吐瀉、煩渴欲絕者,用粳米二合研粉,入水二盞研汁,和淡竹瀝一合,頓服(《普濟方》),也是取粳米益氣養陰的作用。如取粳米益氣健脾之功,還常将粳米炒黃用,因經炒後粳米黏性大減而香氣增,故補陰之力減而益氣健脾之功增強。如治嬰兒吐奶證屬脾胃虛弱者,用粳米炒焦,水煎服汁(《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總而言之,粳米因得天地中和之氣,其性平和,色白、味甘、氣香,能補脾肺之氣,又能補先天腎精之氣,還能養陰滋液,所以在五谷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成為不可或缺的主食。
來源 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