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一視頻,是一位有名的企業家談自己成就事業的心得體會,他提到一點,是說人一定要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要有好的人緣,能夠攏得住人。
我想這是要幹大事業的人的要求,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啟發在什麼地方呢?其實溝通能力,我們普通人也需要,我們不需要籠絡太多的人,但是我們同樣需要較好的溝通能力。而如何取得較好的溝通能力,視頻中并沒有給出答案,我感覺先從親和力上入手比較切實可行。
也就是說,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可能有很多方式,但是具備好的親和力,是最佳的方式之一。
有親和力的人,更容易與他人建立好的溝通和聯系。一個态度平和、面帶真誠微笑的人,和一個嚴肅冷峻甚至怒氣沖沖的人,你更願意選擇和哪一個接近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這裡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及,便是有怒氣,乏親和力的人,有時并不是他們故意那麼做,而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裡,原來是這個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旁觀者清而當局者迷。
缺乏親和力的人,疏遠了自己和别人距離,人為地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形成了一道隔膜,他們中,有的人知道自己如此,有的人連知道都不知道。從這個角度看,缺乏親和力的人,其實是吃了虧,吃了大虧,因為,人本身說不定是挺好的一個人,但是就因為言行舉止、面部表情太乏親和力,讓人敬而遠之,這就白白失去很多與他人結緣的機會,無法與人結緣,事業要想提升和改進,當然也就很難了。
常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而是不是具備親和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好的姿态和表情,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别人一下子就會聚攏過來。如果說缺乏親和力的人是吃了虧,那麼具備親和力的人,那可真是沾了大便宜,此話一點不假,且看有多少情緣故事,是從一個微笑,一個愉快的表情,一個善意的肢體語言開始的。
有了微笑和親和力,意味着你用你的表情告訴别人,我喜歡和你溝通交流,人與人的反應,都是互相的,你發出了善意溫暖的信号,别人也會回以溫暖,回以積極的互動。
我中有一句古話叫做人不會笑莫開店,意思很明顯,服務行業都在練習微笑,練習親和力,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那我們并沒有幹服務行業的人,也這麼需要親和力麼?也是需要的。
這就涉及另一個話題,親和力如何重要,如何得到它呢?
從本質上,一個具備親和力的人,你的内心應該是平和的,所以外顯出來的表情和姿态,也是親和的,平和的。所以,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平和、恬靜的内心狀态,當你具備了這樣的心态,那你自然地就流露出一種親和力十足的樣子了,至少你看起來是一個甯靜平和的人。
但若你的内心一下子難以達到平和的狀态,那也不要緊,慢慢來。先從外在上加以改進,也是一個辦法。因為人的内心、内在的修持,是一個持久長期的過程,你讓一個心急氣盛的人,一下子成為一個平和的人,也不太現實。先從外在上改,顯得更切實可行一些,怎麼個改法,我覺得就是在形式上,刻意地平和起來,親和起來,就像服務員聯系微笑一樣,那是可以練出來的。練出來的平和和微笑,能當真實的微笑用嗎?能,說到這裡,似乎變成了一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即形式和内容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内容是本質,形式是外在的表面的東西,但是形式和内容,有時候又是相通的,你在形式上微笑了,親和起來了,就相當于你的本質上,内容上,内心裡真正的親和起來一樣,這不就是内容與形式實現互通了嗎?所以不要糾結于你的親和到底是本質上的,還是形式上的,其實都是一樣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發現,可以證明這一點:一個人一開始并不開心,之後假裝自己很開心,結果他發現自己真的變得開心了。當一個人真正開心的時候,當然他外顯出來的部分,的确是開心的。真與假,形式與内容,實現了統一和互換。從内容可以推導出形式,而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
所以,關于親和力這件事,應該也是這樣的,當你真正具備親和力時,你當然是親和的,而當你一開始并不具備親和力,然後假裝自己有親和力時,你會發現自己真的變得有親和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