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之豕:比喻孤陋寡聞,知識淺薄,少見多怪。遼東:地名,在今遼甯省東南遼河以東;豕:古稱豬。
【出處】
南朝·宋·範晔《後漢書·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典故】朱浮,字叔元,沛國蕭(今安徽蕭縣)人。初從光武帝為大司馬主簿,改任偏将軍,從定河北。後拜大将軍領幽州牧,駐守薊城。為了撈取聲譽,對于當地名士和舊官僚皆加意籠絡。其下屬漁陽太守彭寵對此極為反對,朱浮則向朝廷密奏彭寵蓄意謀反。彭寵自負功高,知道後,立即發兵攻打朱浮。朱浮又寫信反唇相譏。他在指責彭寵居功自傲時說:“你居功自傲,自以為了不起。過去,遼東有個小豬生下來頭是白的,當地人以為稀奇,将此進獻皇帝。走到黃河以東地區,見所有的豬都是白頭,十分羞愧地返回了遼東。如把您的所謂功勞,放在朝廷上比量一下,不過是遼東的白頭豬而已,有什麼可驕傲的呢?”後遂用“遼東豕”表示孤陋寡聞,少見多怪,自命不凡。
遼東之豕
【例句】考據之功,非書不可;子貧士也,勢不能購盡天下之書,偶有所得,必為遼東之豕。 ——清·袁枚《再答黃生》
【近義詞】桑中生李、蜀犬吠日、吳牛喘月、井底之蛙
- 桑中生李 說在古代的南頓縣(今河南項城市轄地),有個叫張助的人在田裡耕種時發現了一個李子的核,随手拾起就扔到地頭一棵桑樹的樹洞裡。此人也怪,看到樹洞有土,就又澆了些水,有了水土,核就生根發芽了。一日患有個眼疾的人看到,就感到驚奇;于是就在樹下禱告疾愈,他本身就是小毛病,過不了多久自然會好,可是他卻相信是李樹的“作用”。消息傳開後周邊縣郡的百姓都來此跪拜。等到張助知道這件事,就告知大家,這沒有什麼神奇的,李樹是我種進去的,于是就砍了。
- 蜀犬吠日 該成語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意思就是蜀地的南邊是盆地平原,由于四周都是大山,空氣潮濕,水氣不散,那裡的狗經常看不到太陽,所以太陽以出來便覺得奇怪,而後大叫。後用“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
- 吳牛喘月 據說江浙一帶的水牛害怕酷熱,見到月亮也以為是太陽,因此發喘。《太平禦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後用以比喻因遇到類似的事物而膽怯,也借指天氣酷熱。
- 井底之蛙 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隻有井口那麼大,現比喻人見識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