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扶貧一線守初心
扶貧一線守初心
更新时间:2024-11-11 17:44:43

扶貧一線守初心?“我農村生、農村長,是一個十足的農民,真心回報養育自己的農村是我多年的願望,也是我的夢想”正是源于這份“初心”,2016年4月,帶着組織的囑托,我來到了郎中鄉蘆裡村任第一書記入村四年多來,我以共産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老百姓急需的小事辦起,真情、真意、真心幫扶,我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着群衆,把幫扶百姓脫貧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用實際行動闡釋了“第一書記”的深刻含義,用責任擔當實現了共産黨員的為民初心發動群衆苦口婆心,發展産業風雨無阻,和貧困群衆吃在一起、幹在一起為了使命,為了責任,為了承諾,更為了共産黨員這個光榮的稱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扶貧一線守初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扶貧一線守初心(初心不改扶貧志)1

扶貧一線守初心

“我農村生、農村長,是一個十足的農民,真心回報養育自己的農村是我多年的願望,也是我的夢想。”正是源于這份“初心”,2016年4月,帶着組織的囑托,我來到了郎中鄉蘆裡村任第一書記。入村四年多來,我以共産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老百姓急需的小事辦起,真情、真意、真心幫扶,我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着群衆,把幫扶百姓脫貧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用實際行動闡釋了“第一書記”的深刻含義,用責任擔當實現了共産黨員的為民初心。發動群衆苦口婆心,發展産業風雨無阻,和貧困群衆吃在一起、幹在一起。為了使命,為了責任,為了承諾,更為了共産黨員這個光榮的稱号。

帶着感情去“扶”,用“心”聚民心

“群衆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俯下身子,紮下根子,放下架子,融入群衆,是扶貧工作的法寶。入村以來,我對自己提出“四個不”,即在村“不穿白襯衣,因為群衆會擔心弄髒你的衣服而和你保持距離;不戴墨鏡,因為群衆會覺得你對他們不尊重;在群衆家喝水不用自己的杯子,否則群衆會認為你嫌他們不幹淨;群衆反映問題無論對錯不拒絕,否則會讓群衆感到心寒……”這些事雖小,但無形中拉近了與群衆的距離。

貧困戶鄭石軍,三口人,三個“光棍漢”。大兒子患精神分裂症時常發病,二兒子三十多歲沒人提親,妻子受不了現實的打擊,喝藥自盡,鄭石軍每天以“酒”為樂,昏昏度日。2016年5月,第一次走進這個貧困家庭,滿屋的酒瓶散落在每個角落。看到這個“失落”的家庭,怎麼脫貧?我幾夜難眠。

為讓他樹立生活的信心,我多次與鄭石軍談心交心,發現他有種菜的技術,我自費拿出5000元錢,幫助他種植了10畝大蔥、30畝紅薯,我對鄭石軍說:“老鄭,這40畝地我們一塊種,我出錢你出力,如果賠了,錢算我的,如果賺了,錢算你的”。在大蔥種植、生長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要到地裡面察看長勢,周圍群衆說什麼的都有。這是我到村開展的第一件大事,隻能成功。但是,老天故意為難,2016年入冬前突降了一場大雪,将1萬多斤大蔥凍在了地裡,為解決大蔥的銷售難題,我利用微信朋友圈轉發變賣,冒着嚴寒帶領鄭石軍進城賣蔥,先後到縣政府機關餐廳、公路局餐廳、石化路、昆吾二期、泰和花園、巴黎街等小區、路邊和飯店打着“第一書記”的牌子叫賣。在住宅小區,凡是買蔥的市民,我義務把蔥背到樓上家中。從早上五點出村,一直賣到晚上九點多,雖然一天沒有顧上吃飯,滿身泥土,但一萬多斤大蔥銷售一空。鄭石軍感動得淚流滿面,發誓一定要擺脫貧困。“我今年收入達到了三萬多元,過去脫貧是我不敢想的事,王書記幫我實現了……”蘆裡村群衆自編的河南墜子《王書記賣蔥》成為群衆街頭巷尾每天傳唱的議題。

解決好一件涉及群衆切身利益的難題,勝過千遍百遍大道理,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不是說出來的,是幹出來的。

蘆裡村最窮的孩子劉志遠是我認的“幹兒子”,孩子父親是聾啞人,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二人都是一級重度殘疾,孩子從小在鄰居的接濟下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2016年第一次見到這個貧困的孩子,破爛的衣服,蓬亂的頭發,髒兮兮的臉蛋,已經10歲了還沒有上學,在大街上跑來跑去。還有許多類似家庭情況的孩子,如何改變這樣家庭的狀況,我決定從孩子入手,主動與孩子交朋友,積極為孩子謀出路。針對孩子活潑好動的性格,經過多次協調,把孩子送到濮陽市雜技學校雜技與魔術專業學習,同時又協調愛心人士予以資助,不足部分由我予以補貼,孩子的上學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現在孩子在濮陽市雜技學校已經學習了三年多,十分喜歡雜技這個專業,在濮陽市2019年雜技藝術節期間已經登台演出,為孩子将來發展找到了一條合适的門路,真正實現了“培養一個學生 改變一個家庭”。有次我去學校看望孩子,孩子怯生生地對他說:“我爸爸不能說話,從小沒有叫過爸爸,我能叫你一聲爸爸嗎?”看到孩子天真的目光,我與孩子相擁而泣,無法拒絕孩子的祈求,從此,我這個第一書記與蘆裡村的最窮戶結成了“親戚”。

孩子的問題解決後,如何讓重度殘疾人創業增加收入,是做好扶貧工作的難點。孩子父親劉書行雖然聾啞,但很聰明,為解決其生活困難,我想方設法購置了貨架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利用他家靠近大街的房子,建起了一個自助式的扶貧愛心超市,超市内的所有物品均明碼标價,群衆買東西按标價自覺把錢放到指定的捐款箱,并充分發揮黨員互助組的作用,指定黨員劉忠海幫助解決超市貨源等問題,每月純收入600元左右,這樣一來,兩個重度殘疾人基本的生活困難得到了有效解決。愛心超市,也是良心超市,它考驗着蘆裡村群衆的良心和美德,它讓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群衆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和諧溫暖。《河南日報》農村版以“扶貧愛心超市 情暖貧困家庭”為題進行了報道。

引導群衆上項目、找門路是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在具體工作中,我抛棄“為上項目而上項目”的思路,從幫助解決群衆家中的一些雜事家務入手,取得群衆的支持與配合。貧困戶小勝,28歲,在農村來說已屬大齡青年,由于家中貧困,一直在北京等外地打工,在打工過程中,結識了遼甯省朝陽縣的孫梅,并産生了感情。2016年春節期間,女方父母來男方家中認家,當看到破舊的家,對婚事堅決不同意。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了解情況後,主動當起了紅娘,及時與女方父母進行了溝通:1.婚姻自由,父母盡量不要幹涉;2.男方目前雖窮,但孩子有志氣,工作隊一定會幫助找到緻富門路;3.婚事不要推死,半年以後看成效。在我的幫助下,小勝成功貸款5萬元,再加上打工的小積蓄,他辦起了合同肉雞養殖項目,由于勤勞肯幹,效益明顯。在我的多次溝通協調下,2016年7月10日,女方父母再次來到了蘆裡村,看到新建的雞棚,看到了小勝熱火朝天的幹勁,再加上半年多耐心細緻的溝通,心中的疙瘩解開了,終于同意了婚事,辦理了登記結婚手續。從河南濮陽到遼甯朝陽相距1008公裡,這正是“第一書記當紅娘,千裡姻緣一線牽”。

“舉事以為人者,衆助之;舉事以自為者,衆去之。”2019年2月,全村110戶群衆聯名贈送了長1.8米高1.2米的“人民公仆”木雕大匾。作為第一書記,隻有真正把自己當成村裡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群衆最需要什麼,我們該幹什麼;才能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幫其所困,解其所惑;在潛移默化中感染群衆,才能取得群衆真心的支持和擁護。

帶着責任去“幫”,用“情”破解難題

“要緻富,找支部”。我深知,要想帶領群衆緻富必須建強基層支部堡壘,重點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人。2018年5月,農村“兩委”進行換屆,為選準配強支部書記,通過我多次調查走訪,在外創業多年的鄭國亮進入視野,鄭國亮2008年以來擔任濮陽市環宇微晶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能折騰,不服輸,使一個瀕臨倒閉的廠子發展到資産1000多萬元的明星企業。為說服鄭國亮回家任職,我帶領村黨員多次到廠拜訪,在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與王書記的駐村投入相比,我放棄總經理回家,我覺得‘值’”。在鄭國亮的帶領下,蘆裡村目前各項工作在全鄉都是名列前茅。為壯大村集體經濟,2018年10月組建成立了“濮陽縣宏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00畝,籌資40萬元發展種植艾草,帶動貧困戶12戶順利脫貧。2019年除夕之夜,在萬家團聚的時刻,我放棄與家人團聚,抓住春節鄉土人才回家的機會,與在外人員一起議發展、交朋友,積極争取回家創業。像這樣的除夕之夜我已堅持了3年,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召群衆,用誇父追日的精神戰勝貧窮。在我的執着感召下,在鄭州從事堅果加工30多年的鄭國勇投資500萬元回家創辦“堅果加工産業園”。

“王書記為了村裡的發展,除夕等我回家,作為一個蘆裡人,不回家辦廠,我寝食難安”,鄭國勇說。目前“濮陽美猴王食品有限公司”一期已投入運營,安置勞力32人,其中貧困戶11戶,月增收入2000元。公司注冊了“棕熊”、“潑猴小聖”商标,2019年9月20日參加了河南省廣播電視台舉辦的“電商 扶貧”第一書記産品展示活動啟動儀式。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參加了縣扶貧辦組織的第一書記産品展示活動。為促進公司二期盡快擴建,在我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5月,多方争取資金350萬元、占地5000平方的生産車間正在建設中,為解決擴建過程中的資金建設困難,我拿出自己家中的房産證作為抵押,在濮陽縣農信社貸款95萬元,全部投入到公司擴建中。為辦理貸款,和自己妻子多次解釋争吵,使十分和睦的夫妻關系蒙上了陰影。二期投産後可安置80多個就業崗位,蘆裡村群衆緻富奔小康充滿了希望。

初心不改,難以割舍的駐村情愫

克服厭倦心裡,無怨無悔投入,是做好扶貧工作的動力和源泉。2018年4月11日下午,天空下着小雨,我在入戶的過程中,不小心滑倒在了水泥路邊,當晚到醫院檢查發現,腦震蕩、右側鎖骨骨折,醫生要求立即住院手術,由于第二天要迎接扶貧檢查,我強忍疼痛連夜回到了村裡,到村後一夜未眠,在椅子上忍痛坐到了天亮,第二天下午檢查結束後,才開始入院治療。當時正是我縣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4月23日病情稍有好轉,我瞞着家人未辦出院手續直接回到了村裡,用帶子吊着一隻傷殘胳膊投入到了緊張的扶貧工作中。2019年8月26日,又在醫院做了骨折内置鋼闆取出手術,在手術全身麻醉、意識昏迷的狀态下,我還在自言自語安排村裡的扶貧工作,念念不忘的仍是村裡的扶貧事業,感動了在場的醫護工作者。2019年10月31日,骨折工傷經“濮陽市工傷勞動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九級傷殘”。

2019年5月,濮陽縣脫貧摘帽後,縣裡安排第一書記可以輪換,是走是留?看到群衆難舍的目光,再想到自己未竟的事業:扶貧就業點正在裝修、村小學教學樓剛有眉目、美麗鄉村計劃實施、黨員大會上對群衆的承諾還沒有全部兌現……思慮再三,我決定留村繼續工作。6月3日,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天,中午1點多,70多歲的老父親一路打聽來到了村中,面對老父親我很驚訝地說:“爹,你咋來了,咋不打個電話”,還沒有等我說完,老父親怒沖沖地說“别人都回去了,你為啥不回去?就你忙,你娘在醫院住院14天你不去我不怪你,你兒子考大學你不管我不怪你,大年三十不回家我也不怪你,現在骨頭折了、耳朵聾了,難道非要把命丢這才回去?你為這個村付出的夠多了,回去吧孩子……”。鄉親們聽說老父親來了,一會來了一屋子人,“可不能讓王書記走,我們村離不開他……”、“老先生,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呀,像這樣的幹部現在不好找了……”,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父親從鄉親們的言語中了解了我不回去的真正原因。

有過多少艱辛,天空知道;流過多少血汗,大地作證;受過多少痛苦,江河為之動容;走過多少坎坷,山川為之傾訴。三年多的駐村扶貧,蘆裡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一幢幢小洋樓拔地而起,一條條水泥路通到了每一戶門前,一盞盞路燈照亮了鄉親們的心田,整齊劃一的街道幹淨靓麗,寬闊的文化廣場上舞動着鄉親們幸福的身影。看到村裡的環境越變越好,村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聽到小學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我心裡感到特别欣慰!我也先後被表彰為省市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并參加了“濮陽市脫貧經驗宣講團”赴範縣、台前縣、清豐縣、南樂縣巡回宣講,我的事迹入選了《黃河兒女英雄贊》脫貧攻堅先進人物集錦。

打赢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曆史任務。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将忠誠履行好駐村第一書記的職責,繼續保持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狀态、旺盛的幹勁,不忘初心,不忘共産黨員的責任,紮根農村廣闊天地,為“第一書記”這個光榮的稱号增光添彩。

(濮陽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駐郎中鄉蘆裡村第一書記王存勇)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