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南半球與之相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均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春分·三候
我國古代将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日後,燕子開始從南方飛回來,下雨時天空會打雷并發出閃電。
01
一候元鳥至
玄鳥,燕也,高誘曰:“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元鳥,又稱玄鳥,即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
02
二候雷乃發聲
陰陽相薄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注疏曰:“發,猶出也。”雷是春天陽氣生發的聲音,陽氣在奮力沖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
03
三候始電
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洩時而光生焉。故《曆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易》曰:“雷電合而章。”《公羊傳》又曰:“電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
春分·習俗
01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02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這些言詞雖随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03
踏青、放風筝
春分後,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戶外活動中,放風筝是一個重要項目。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風筝,古時稱為“鹞”、“鸢”,“鹞”和“鸢”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筝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筝又稱為“紙鹞”、“紙鸢”。後來,風筝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筝。
春分·特征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将進入繁忙階段。在少雨的北方地區,抗禦春旱仍是春分時節重要的農事活動,抓緊春灌,加強抗禦春旱和凍害的準備。
春季在天氣回暖時經常會有冷空氣的侵入,北方的冷空氣與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相遇,從而出現春季連陰雨,使得氣溫明顯降低,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倒春寒”。
春分·養生
春分時節,在大自然中陰陽各占一半,因此日常飲食方面要遵循陰陽平衡原則,保持機體功能的平衡協調穩定。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冬季體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對養生大有裨益。
來源: 北京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