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寶寶身體和智力發育需要有高質量的睡眠來保障,睡不好睡不夠,直接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關系到長個子,還會因為精力不足、煩躁對智力發育有不良影響。
睡眠情況還關系到免疫功能,決定着身體健康狀況。很多寶寶睡覺讓父母頭疼,入睡難,睡不踏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夜磨郎”,寶媽為了哄睡,每天精疲力盡瀕臨崩潰,睡眠不足,導緻自身健康問題。
很多父母或家裡的長輩,為了讓寶寶睡一個安穩覺,為了解放大人,會用一些偏方,如果方法不對适得其反。
有一則新聞曾講過關于寶寶哭鬧不睡,父母應對方法不得當,最後寶寶被送進ICU。事情發生在安徽阜陽,剛出生50天的男寶寶,晚上哭鬧不睡,年輕的夫婦實在無奈,聽信偏方,用紮針的方法來止哭。
結果寶寶身體出現異常,醫院檢查後送進了ICU,醫生發現孩子的臍部周圍有40多個密密麻麻的針眼。真讓人後怕,這麼小的寶寶,免疫系統不完善,如果針頭或針眼感染,後果更不堪設想,養育方法不科學,造成不良後果後悔莫及。對策破解寶寶哭鬧不睡,一覺到天亮
第一點:白天少睡多動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基本是定量的,如果白天睡得多,到了晚上精力過剩,自然難以入睡。所以在白天盡量讓寶寶多活動,少睡或者形成規律,根據情況控制每天午睡的時間。白天消耗體力和精力,晚上累了就容易困,入睡不再是問題。
第二點:創造良好的睡眠條件
睡眠環境舒适安靜,寶寶睡得舒服也就渴望睡眠,睡得香。室内環境溫度适中,光線柔和,準備好舒适的小床,柔軟的床被,讓寶寶享受這樣的環境,也就樂意躺在小床上。如果他躺上去不舒服,室内溫度不合适,嘈雜的環境讓他不安,而寶寶又不會用語言表達,隻能通過哭鬧傳遞情緒。
第三點:細心觀察,有睡意及時哄睡
寶寶在有睡意時會有一些表現,比如揉眼睛、打哈欠,精神狀态不佳,有的還會出現哭鬧。這就需要父母細心觀察,發現有睡意,及時放到床上哄睡,這個時候更容易睡着。如果忽視這一點,他因為困不能入睡,哭鬧情緒會更嚴重。
第四點:沒有睡意不可強求
電視劇《我的寶貝》中,佟大為演的是一位年輕的爸爸,女兒剛兩個月,佟大為便開始訓練她自主入睡。女兒被他放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而夫妻倆在客廳,看着秒表,從監控中看寶寶的動向。這個過程,任由女兒大哭,無動于衷。寶媽聽着女兒的哭聲心碎不已,佟大為堅持不讓去管她。
堅持到第六天,夫妻倆就在房間外聽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一直半小時忽然沒有聲音,兩人沖進房間發現寶寶帶着眼淚睡着了。此時的佟大為一臉的勝利,這種方法看似要訓練孩子獨立入睡,其實對毫無表達能力的寶寶及其不公平。沒有考慮寶寶是否想睡,在哭聲中感到無助失去安全感,最後睡着也實屬哭累了無奈。
寶寶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睡覺這件事如果強求,隻能讓他更煩躁。如果沒有睡意,可以陪寶寶玩耍,等玩累了上床睡得也快,否則隻能煩躁不安,哭鬧不止。
第五點:有儀式感的睡眠讓寶寶更期待
睡前儀式感很重要,到了睡覺時間,可以陪寶寶一起躺下來,讀一篇故事,放一首輕柔的睡前音樂等。養成習慣,每天的睡覺時間,做這些事的時候寶寶就有了心理準備,知道應該睡覺了。
第六點:營造睡眠氛圍
每天睡前家中營造睡眠氛圍,準備8點半進入睡眠,至少8點鐘就要保持室内光線适中,寶寶看到明亮的燈光一定不願意安靜的在床上躺着。如果家中人口比較多,各自回到自己房間,保持安靜,做出大家都要睡覺的樣子,如果寶寶覺得其他人都在活動,自然也想起來玩耍。
第七點:寶寶半夜醒來,不要“太在意”
寶寶睡到半夜醒來是正常的事,如果此時父母“太在意”,抱起來哄睡,很容易讓他更精神,有了玩耍的欲望。除非是口渴或者尿了還有身體不舒服等特殊情況,否則應該讓他自行入睡。
結語:
寶寶晚上哭鬧入睡難,成為讓父母崩潰的“夜磨郎”,睡不好影響身體發育是大事。父母也因此焦慮不安,睡眠不足,影響身體健康,切忌“亂投醫”,更不能認為是不可破解的魔咒。
更多的要從寶寶的睡眠習慣入手,了解他的生活習性,細心觀察,讓每天的睡眠時間、睡前儀式形成規律,用對方法,讓寶寶睡得安心,一覺到天亮。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