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能源内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期,正加快電動化轉型的大衆汽車欲大幅裁員的消息引發業界熱議。其實,不僅是大衆汽車,通用汽車、奧迪等在燃油車時代占據統治地位的傳統車企們,近年來都在為推動電動化轉型而裁員,成為新能源汽車人才結構重塑的一個縮影。究其原因,燃油車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傳統車企改造部分生産線以加強新能源汽車生産,必然會涉及工種變化。同時,新能源汽車工廠自動化程度更高,也不需要那麼多員工,如電池制造廠所需勞動力是燃油發動機制造商的20%。
那麼,新能源汽車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從持續高漲的造車潮中可見一斑。近年來,阿裡、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加速湧入新能源汽車賽道,給汽車注入“大雲物移智鍊”等新動力,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員工必須适應這些新發展要求。但這并不意味着互聯網、信息通信專業的人才就可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要求。新能源汽車是汽車、互聯網、信息通訊等行業跨界融合的産物,所需人才也一定是複合型人才,并非單一的專業型人才。而現實情況是,汽車相關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新發展理念還不完全适應;互聯網、信息通訊背景人才和傳統汽車行業在思維方式、研發流程、工作語言上還存在較大不同……這些都将影響新能源汽車人才重塑進度。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16.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18.2%。按照一般新産品定義,市場滲透率達10%以上就意味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新能源汽車正從電動化的1.0時代快步邁入智能網聯的2.0時代,新技術、新設備、新軟件、新需求等不斷湧現,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越來越大,僅指望學校培養“科班出身”,遠遠不夠。而且,即使學校可以培養出足夠的“準人才”,能否快速上手成為真人才還需市場檢驗。因此,車企、産業鍊要立足自身,主動作為,不僅要幫助燃油車員工提高轉崗能力,融通電子信息等知識,也要讓IT背景的人才懂得車輛系統。
市場不僅是人才的“蓄水池”,更是“磨刀石”。不論學校培養還是産業鍊内部互濟,關鍵是要跟上行業發展的腳步,完善薪資、融合發展等配套措施,在市場中錘煉提升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知識結構、實操能力,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搶抓完全市場化的風口。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屬于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