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即人體内某個髒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常見的疝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複發疝、白線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腹内壓增高,迫使腹腔内的遊離髒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髒器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疝氣的分類
按照疝氣出現的時間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
先天性疝主要出現在腹股溝,稱之為腹股溝斜疝,是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腹膜鞘狀突在陰囊部分形成睾丸,除鞘膜外其餘部分均閉合,如鞘狀突繼續開放和腹腔相通,腹腔内髒器或組織可進入先天性疝囊形成疝。
後天性疝氣為腹部肌肉發育不良、收縮力差時,因腹内壓力高時,壁層腹膜形成的新的疝囊,經臍、腹股溝等突出發生。
按照疝的發生部位可分為臍疝、股疝、腹股溝疝。
手術療法
疝囊高位結紮術:
僅适用于:
1.嬰幼兒。
2.作為疝修補或疝成形術手術操作之一部分。
3.對于絞窄性疝局部感染嚴重而不宜行疝修補者,手術行疝囊頸部高位結紮。
疝修補術:
是治療腹腔斜疝常用方法,手術是在疝囊頸結紮後,利用臨近健康組織或補片修補腹壁的缺損或薄弱處。
疝氣的護理
術前護理:
1:腹内壓增高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難或有腹水者,應給予積極治療,待症狀好轉後再進行手術。
2:注意預防感冒和戒煙,手術前晚餐宜進半流質飲食,晚上灌腸一次,以免術後排便困難。
3:嵌頓疝及絞窄性疝伴有腸梗阻的術前應禁食。
4:家屬提前為病人準備一個小鹽袋(大約500g重),這是術後需要用到的。
術後護理:
1、卧床時限:術後平卧,切口處常規:500g鹽袋壓迫24h,第二天可改半卧位,若病人體質好,可手術後2~3天可離床活動,但對複發疝、絞窄疝、巨大疝,及年老體弱病人,手術後卧床時間可延長。
2、一般病人術後6即可進普食。絞窄性疝行腸切除、腸吻合者術後應禁食,留置胃腸減壓,直到腸功能恢複。
3、絞窄性疝手術後,靜脈應用抗生素及補充液體,必要時可輸血,并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情況。
4、陰囊常規用毛巾托高24h,預防水腫。
5、防止腹内壓增高,術後有尿潴留,可采用針刺療法,必要時導尿。如有咳嗽、便秘應及時處理。
注意事項術後需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給予心電監護,還應密切觀察腹部情況如有否切口滲血情況、腹痛、腹脹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以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預防便秘;注意休息,勿劇烈運動,進行适當體育鍛煉,一個月内避免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根據天氣變化穿衣,預防感冒;如有發熱、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及時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