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咯血是指咳嗽後有血經口腔排出。
但醫學上的定義則更為嚴格,特指喉頭以下的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肺等部位的出血,經咳嗽動作經口排出。
有時鼻腔、咽、喉部位的出血可流入氣管,然後經咳嗽再排出,雖然血液排出的過程相同,但在醫學上不能稱為真正的咯血。
咯血量的大小不同。小量者稱為血痰,可為痰中帶血,或僅見血絲,或有少量血液與痰液相混。
血量較多時則主要為血液或小血塊,如量在100毫升以内為小量咯血,100~500毫升者為中量,500毫升以上者為大量咯血。
咯血應與嘔血相區别。因咯血的血液來自呼吸道,因此無論血痰或血液均色澤鮮紅,有時并呈泡沫狀。
嘔血是指消化道的血液經口嘔出,其血液可經胃酸處理呈暗紅色或棕色,血液可與食物混雜,嘔前常感惡心。
咯血的原因較多,較常見的原因是炎症。例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但應注意,血痰或咯血是呼吸道癌腫的主要表現之一,并且是其早期表現。
因此,無其他呼吸道症狀的血痰或咯血尤應引起高度重視。
當肺動脈被血栓阻塞,可緻肺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咯血。
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卧床的老年人,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應想到肺動脈栓塞,即肺梗塞的可能。
另外,心血管系統疾病亦可引起咯血。如二尖瓣狹窄患者在劇烈體力活動後﹐高血壓性心髒病、二尖瓣關閉不全等病變引起急性左心衰竭時,可咯鮮紅色泡沫痰。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闆減少、白血病亦是咯血的少見原因。
咯血患者應進行胸片、血液及痰液的化驗檢查,盡快确定其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當咯血量較大時,患者切忌緊張驚恐,應安靜并由家人及時送至就近醫療機構診治。
大量咯血可因血液或血塊阻塞氣管,引起窒息而危及患者生命。
如出現窒息,應立即取頭低腳高體位,輕拍背部,以利血塊排出,或盡快摳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塊,解除呼吸道阻塞。
參考文獻:
[1]鄧鑫,123RF. 咳血會要命嗎?[J]. 健康之家,2015,(12):20-21.
[2]滕健,李楓,叢培智. 淺談中醫内科咳血的臨床診療[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4(04):176 174.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圖文,未經授權不得随意轉載複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