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聞網
“今天農曆十五,是泸縣方洞鎮的趕場天,我打算去買點新榨菜油回來。”6月6日一大早,家住泸州市龍馬潭區龍馬大道的張偉帶着兩個大塑料桶,開着車出了門。
自從5年前從方洞街上路過,恰好看到有榨油坊出售新榨菜油後,這些年,張偉基本上每年都會開車去買。後來,他還專門為打油買了兩個塑料桶,“一桶能裝50斤,兩桶差不多夠用大半年了”。
像張偉這樣愛下鄉打新榨菜油的市民,在泸州還有不少。尤其是當下,正是油菜收獲後榨菜油的高峰期,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購買。
榨油工序一:清潔
市民
去鄉鎮打純菜油,做油酥海椒特别香
“父母喜歡這種純天然的菜籽油,特别是做油酥海椒特别香。”張偉解釋說,泸州周邊也有榨油坊,價格也貴不了多少,但父母覺得方洞的新榨菜油口感好一些,所以每年都去方洞買,“去方洞,一個來小時就到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現在到方洞的高速通了,也就更方便了”。
榨油工序二:翻炒
和張偉一樣,家住酒城大道佳樂雲嶺小區的黃萍對鮮榨菜油也是情有獨鐘。她說,在豆花蘸水、涼拌黃瓜時加點生菜油,别有一番風味。當然,除了做調料外,家裡的菜油主要還是用在炒菜上。
黃萍說,現在周邊好多鄉鎮都有榨油坊,隻要是趕集日,基本都能買到。而且在泸州城區也有賣,她之前就在天遠廣場斜對面的一家榨油坊打過油,“鮮榨菜油很香,價格也不貴,家裡已很少到超市買桶裝調和油了”。
“這幾年家裡一直都在用純菜油,有時去鄉鎮上打,有時就在城裡買。”在石馬溝農貿市場買菜的何女士表示,這些年,去周邊鄉鎮甚至農戶家購買農産品的越來越多,不單單是因為價格便宜,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認為越土越健康。這也是農村季節性的糧、油、肉、蛋、時令蔬菜水果越來越走俏的原因。
油坊
鄉鎮的榨油旺季,城裡的榨油淡季
在方洞鎮的各個村社,家家戶戶都種油菜,油菜也是方洞鎮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大量的油菜種植加上便捷的交通,使榨油坊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僅在方洞鎮街上,就有三座榨油坊。當然,這樣的油菜原産地,也吸引了不少城裡人來此買菜油。
榨油工序三:壓榨
位于方洞場口的“香村榨油坊”已經營了7年。
據“香村榨油坊”老闆介紹,這段時間,菜籽剛收割曬幹不久,大多數農戶都把菜籽拿出來,或榨或賣,正是油坊最忙的時候。這時,不少城裡人來買菜油,泸州、成都、榮昌的比較多,每次買的量也比較大,有的還會給親戚朋友帶上一些。
“我們這裡榨菜油,加工費4角/斤,同時也收購菜籽,本地菜籽3元/斤,外地花菜籽2.8元/斤。”“香村榨油坊”老闆說,本地菜籽基本都是黑菜籽,外地菜籽則花菜籽居多,黑菜籽榨出的油口感更好更香,所以價格要稍高一點。
“香村榨油坊”老闆說,一斤菜籽一般出油3兩6左右,少數特别好的能出油4兩,所以收購菜籽沒什麼利潤,主要還是靠收購菜籽榨油出售,賺點加工錢。剛榨出來的菜油8.5元/斤,在缸裡經過沉澱後的菜油9元/斤,之所以貴一點,是因為沉澱後缸底會生成“油腳”。“新榨菜油拿回家後,最好沉澱一段時間再用,這樣油的雜質更少也更純。而盛裝新榨菜油最好用缸,這樣菜油才不容易變質,放更長時間。”
榨油工序四:過濾
其實,除了各個鄉鎮上有專門的鮮榨菜油坊外,泸州城區的各個菜市裡也藏着不少油坊。
石馬溝農貿市場内的“熊氏油坊”老闆劉軍表示,這段時間,各鄉鎮的榨油坊是旺季,但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淡季。市民去鄉鎮趕集,買了菜籽可直接在當地油坊榨油,隻需帶油回來就可以了,比帶菜籽回泸州找油坊榨油更方便。
“油坊經營了17年,就這幾年來看,需求量一直比較穩定,一年加工量在100噸菜籽左右。顧客也多是一些老客戶,除了周邊住戶外,城西新區、高壩、藍田的都有,遠的還有叙永、成都等地的。”劉軍說,做油坊生意,品質是關鍵,除了對收購的菜籽嚴格把關外,每隔一段時間還會主動把榨好的菜油拿到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去檢測,看是否符合标準。
記者看到,該油坊出售的菜油都打上了“劉軍純菜籽油”的标簽,還有地址電話。“要對自己出售的菜油品質負責,當然也是為了與其他油坊出售的菜油區别開來。”劉軍解釋道。
村民
自用有剩餘,賣給來趕場的城裡人
6月6日早上7點,殷三爺拉着三袋菜籽來到“香村榨油坊”,卸下菜籽排上隊,趁着榨油坊的“風車”沒人用,他趕緊把菜籽裡的雜物又“風”了一遍。
“香村榨油坊”用缸盛裝出售菜油
經過清潔、翻炒後,把炒好的菜籽放到壓榨機裡,菜油壓榨出來的同時也産生油枯。這時,殷三爺忙着用鐵鏟把壓榨機下的油枯鏟出來,分散、打碎、散熱。“油枯可是好肥料,用油枯做肥料的果樹,果子都要甜一些,油枯還可以做飼料用來喂魚,很多釣魚人都會在窩料裡添加油枯”。
剛壓榨出來的菜籽油有很多雜質,用過濾機器分離雜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剛分離出來的菜油溫度很高,一般要等幾十分鐘才能盛裝入桶。
“這次帶來的160斤菜籽,榨了56斤菜油。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這50多斤菜油,基本上夠家裡用一年了。剩下的菜籽,或直接賣給榨油坊,或榨成油賣。”殷三爺說,附近鄰居搬到城裡去住了,經常會回來帶農村的土貨回去,如果碰到他們要菜油,就榨了賣,這樣可以賺點油枯。
“去年榨的菜油還沒吃完,今年的菜籽隻好賣了。”來油坊賣菜籽的周大姐表示,在農村,油菜種得多的家庭大多有些剩餘,粗略估計應該有一半左右會拿出來賣,也有不少人會直接賣給來趕集的城裡人,這樣還可以把油枯拿回去當肥料。(川江都市報記者 屈德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