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還沒有确定歸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漲滿了水池。何時你我重新聚首,一起在西窗下剪燭芯,徹夜長談,再一次訴說我在巴山這個夜晚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愚見】這首詩的内容并不複雜,四句圍繞“夜雨”展開,曲折委婉,情意綿綿。全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叙其話,卻将無限深情蘊于質樸無華的詞語之中。
“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裡。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首出離别之苦,思念之切。
“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必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達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古詩中,常用相思的意象來表達思念之情,如紅豆、春啼、春草、秋雨、秋月、欄幹、楊柳等。用紅豆意象的“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用春草意象的“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用春啼意象的“十裡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等。本詩中,用秋雨綿綿,秋夜漫漫來表達詩人的漂泊之感和思念之情。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這時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這跟一二句詩人傾訴身處巴山夜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不同,而是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
本詩兩次出現“巴山夜雨”,但含義完全不同。第一次出現,是詩人現實中的背景,它點明詩人當時所在的時空位置,渲染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羁旅情愁,給人以凄涼之感,同時也道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第二次出現,則是一個溫馨浪漫的畫面。你可以想象,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共剪西窗燭,再傾訴那個雨夜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多麼溫情。
【說明】圖片及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并作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