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南北各地的河邊、田邊、路旁生長着一種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人們常叫墨旱蓮、墨菜、旱蓮草等,它的葉對生,花朵白色,具有藥用價值。今天我就談談這種植物的一些情況。
一,墨旱蓮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墨旱蓮是一個别名,因它的枝揉斷後有黑色液體而得名;它的正式中名叫鱧腸(lichang),這個名稱來源于《唐本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确定為正式中名;别名還有涼粉草、墨汁草、墨旱蓮、墨菜、旱蓮草、野萬紅、黑墨草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菊科鱧腸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墨旱蓮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遼甯、河北、陝西、甘肅等地;通常野生在山坡、路旁、河岸、田邊。
3,外形特點
一是為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斜升或平卧,高度在60公分以下,一般自基部分枝,植物體有粗糙毛。
二是葉對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10公分,葉邊全緣或有細鋸齒,兩面有糙伏毛。
三是頭狀花序1-3個腋生或頂生,舌狀花雌性,白色,筒狀花兩性,雄蕊4個,七八月開花;
瘦果暗褐色,雌花的瘦果三棱形,兩性花的瘦果扁四棱形,黃褐色,無冠毛,9-11月果實成熟。
二,墨旱蓮的主要用途
墨旱蓮的幹燥地上部分藥用,始載于《唐本草》,其性味甘酸、涼,具有涼血、止血、滋補肝腎、清熱解毒功效;
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類、黃酮類、香豆草醚類、噻吩類、揮發油類、甾體類、胡蘿蔔苷、豆甾醇、鞣質、維生素A等有效成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墨旱蓮具有止血、保肝、抗炎、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衰老、抗蛇毒等藥理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