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死的背景?在一個昏暗的牢房中,牢門半開,從外面射進的一束陽光徑直地奔向位于c位的蘇格拉底,隻見他裸露着久經風霜的上半身,高舉的左手是在繼續在向身邊的門徒闡述他的觀點與見解,同時右手還好不猶豫的伸向門徒手中的毒酒杯,準備慷慨赴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蘇格拉底死的背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蘇格拉底死的背景
在一個昏暗的牢房中,牢門半開,從外面射進的一束陽光徑直地奔向位于c位的蘇格拉底,隻見他裸露着久經風霜的上半身,高舉的左手是在繼續在向身邊的門徒闡述他的觀點與見解,同時右手還好不猶豫的伸向門徒手中的毒酒杯,準備慷慨赴死。
分列兩邊的門徒們,表現各異。有的頓足捶胸,不敢相信他的老師就要離他而去,有的雙手扶牆,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掩面而泣,有的依舊聚精會神的傾聽老師的最後一次講課,還有不忍見此慘狀而不舍的離去的親人。
隻有蘇格拉底一心赴死,即使是雙腳腳鍊已經被打開,這是1787年法國畫家雅克·大衛創作了油畫《蘇格拉底之死》所描繪的場景。
《蘇格拉底之死》局部
那麼這位西方哲學的第一人又是因為什麼有了牢獄之災,進而飲鸩而亡,有是因為什麼讓他放棄了繼續生活下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曆史背景,特别是當時的政治環境。
蘇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生活在古希臘的雅典。
而此時的雅典已經是日落西山,不再是那個可以在三次希波戰争中打敗波斯帝國的偉大城邦制國家了。後來為了确立古希臘的霸主,古希臘最大的兩個聯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争,,在此之後的長達27 年的伯羅奔尼撒戰争中,最終雅典聯盟輸給了斯巴達聯盟。
戰敗後的雅典甚至發生兩次僭(jiàn)主專政現象,對雅典的民主制度産生了不良影響。
讓雅典的民主制度不再像以前那樣包容自信,對于一切有可能破壞和打擊雅典政治、宗教、文化的事物和人群,都變得極為敏感,恨不能一個個消滅幹淨。
斯巴達摧毀了雅典艦隊
而蘇格拉底就是在這一時期被審判的,他的罪名是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
蘇格拉底确實主張了一個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
這對于從小生活在雅典,無時無刻不被希臘神話所熏陶的雅典民衆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蘇格拉底的新神是一個哲學觀點,并不是宗教思想,不過雅典民衆卻認為這是對希臘衆神的沖擊。
在今天看來兩邊的想法似乎都沒有問題,要真的追究下去,或許是那個時代的錯吧。
至于腐化青年一說,蘇格拉底有兩個重要的門徒。這兩個人啊确實幹了不少對不起雅典人民的事。
比如在伯羅奔尼撒戰争中,其中一個門徒就投靠了斯巴達一方。後來又去給全希臘的死敵波斯人工作過一段時間。還有一個門徒在僭主專政期間,為獨裁者幹了不少壞事,一些不服僭主專政的雅典公民都被他處死了。
最後的反對民主,更是莫須有的,其實正是支持民主蘇格拉底才選擇了慷慨赴死。
在雅典法庭第一次投票時,280票對220票判處蘇格拉底有罪。至于如何懲罰則顯得十分寬松,有三種選擇,一種是坐牢,一種是流放,還有一種是罰款。
三個懲罰選擇裡沒有一個是死刑。
不過蘇格拉底堅稱自己無罪,憤怒的雅典法庭在第二次投票中,以361票對140票判處蘇格拉底有罪,并判處死刑。
這才有了油畫《蘇格拉底之死》描繪的場景。
古希臘公民大會
蘇格拉底被判處有罪以後,他的門徒打通了所有關系,可以讓他從獄中逃走。并且勸說他,判他有罪是不正義的。蘇格拉底卻選擇了慷慨走向刑場,他說:我是被國家判決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力和權威。當法律失去權威,正義也就不複存在。
這不是悲劇的聲音,這是一個智者在用生命诠釋法律的真正含義——法律隻有被遵守才有權威性。隻有法律樹立了權威,才能有國家秩序與社會正義的存在。
在這個意義上說,蘇格拉底必須死,因為雅典的法律需要執行。這也是蘇格拉底為什麼毅然選擇了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