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這是清·蔣士铨《歲暮到家》詩,讀過無不動容--漂泊的遊子終于在過年的時候回家了,母親萬般欣喜。“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母之慈愛、辛苦、惦念,千萬年來亘古不變啊。
母親,多麼溫暖的稱呼;康乃馨,美麗的母親之花,寄托兒女多少念母情懷。
“暗中時滴思親淚,隻恐思兒淚更多!”(清·倪瑞璿《憶母》)慈母之愛,山高水長,那層層疊疊、内裡皺縮的康乃馨花瓣,如同母親細密綿長卻又隐忍内斂的念兒情;“老母三年病,兒仍千裡行。。。。。。未别淚先下,問歸難應聲。”(明·沈明臣《别母》)這欲離難舍的别情啊,如同康乃馨硬而脆的莖幹,不敢觸碰,不能觸碰,一碰便是痛;“手線縫衣欲問寒,慈顔時向夢中看。世間盡道為官好,天下無如别母難。”(明·邵寶《憶母》)這難舍的情思,無盡的思念,仕途官位豈能掩埋?如同康乃馨全身皆綠被白霜,即便官服等身,母親,仍是心中最深沉的惦念。
說起母親,就讓人想到康乃馨;說起康乃馨,就讓人想起母親。
康乃馨作為母親之花,源于美國。南北戰争結束後,母親節的創始人安娜·賈維斯的母親認為,應該給予在戰争中失去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一個紀念日,并希望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來頌揚全世界的母親。母親去世後,安娜·賈維斯立志要實現母親的夙願,為此,她向社會各界呼籲,并獲得支持。1914年,美國參衆兩院将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而賈維斯夫人生前最愛的康乃馨花也成為母親花。
而母親與康乃馨的傳說,則要追溯到久遠的基督教傳說。說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稣背負十字架,非常心痛而忍不住傷心落淚,從她的眼淚中冒出了康乃馨。
康乃馨與母親,密不可分。它那似乎永不凋謝的花朵、低調内斂的美麗,不正是天下母親對子女無盡的慈和愛嗎?
康乃馨是石竹科石竹屬多種園藝品種的通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産地中海地區,在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都有大量栽培,歐洲的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英國和荷蘭等國栽培的規模也很大,是世界上應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
我國上海于1910年開始引種生産,到20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80年代又從歐洲引進新品種,并迅速繁殖推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唐·孟郊《遊子吟》)
兒行千裡母擔憂,兒念母恩輾轉吟。感念母親,不唯節日;寒冷冬日,讓我們送母親一束大紅康乃馨,祝願老人安康長壽!
備注:
不同顔色的康乃馨,表達不同的含義如下
紅:相信您的愛、祝母親健康長壽
粉:熱愛、美麗、祝母親永遠年輕
白:表示吾愛永在、真情、純潔的友誼
黃:長久的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