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硝酸鹽是養殖水域中誘發暴發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當水中亞硝酸鹽濃度積累到0.1毫克/升後,魚蝦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數量逐漸減少,血液載氧能力逐漸減低,可以造成魚蝦慢性中毒,此時魚蝦攝食量降低,鰓組織出現病變,呼吸困難、騷動不安或反應遲鈍,嚴重時則發生暴發性死亡。
那麼亞硝酸鹽是如何産生的呢?
1、不合理的投飼
在飼養的過程中,投喂飼料的質量和投喂方法對産生亞硝酸鹽的作用很大。特别是馴化養魚,投喂的顆粒飼料含蛋白較高,有一些蛋白質是魚類無法利用的,這些蛋白要排洩到水體中,還有投喂方法不當,造成魚類吃得過飽,有一些飼料來不及消化就排洩到水中,此外,有的飼料直接落入水中未被魚兒吃食,這些排洩物和殘餌在水中分解會産生大量的氨和有毒物質,再經過亞硝化細菌和光合細菌的作用很快轉化為亞硝酸,亞硝酸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後形成亞硝酸鹽。
在這裡舉個例子:投料後,檢查底質很重要
陸老闆養蝦采用的是“輪捕輪放”的方式,比如說,今年4月10号左右投3萬苗/畝,4月25日再投3萬苗/畝,當産量達到400斤左右就開始陸續出蝦。一般養殖周期是68天,規格在80頭左右。
“我一天隻投喂2餐,少吃多餐的方式自然有優勢,但是人力成本是個問題,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年380多畝土塘,産量在1000斤/畝,也還好。”據陸老闆介紹,前期對蝦規格小,投喂量比較少,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4-5個小時。當投喂量達到20斤/畝以後,即使吃食時間縮短到1小時也不再增料。“中後期對蝦的密度高,投喂量大,環境承載力會有壓力。投喂量太高的話,來不及消化的飼料和排洩物會污染底質,亞硝酸鹽容易升高,造成損失。所以,投喂量達到15斤的時候就要經常測水質,達到20斤以後就不再增加投喂量。”
萬一亞硝酸鹽超标,陸海濱也不急,不用藥調控速降。“用藥降亞硝酸鹽的速度快,反彈也快。一旦反彈,整塘的對蝦就會全軍覆沒。每年都會碰到亞硝酸鹽超标的情況,現在我都是先用大蘇打或者搭配“超濃有機酸”解毒,再換四五次水,達到規格的就出部分蝦,不能出塘的就隻能通過換水緩解,等水質慢慢穩定下來。”
“要避免出現太多次亞硝酸鹽超标的情況,勢必要講究飼料投喂方式,經常檢查底質情況作為預防。”陸老闆圍繞塘口邊沿1米左右撒料,且上風口的投喂量比下風口少。“下風口的氧氣含量比上風口高,假設上風口投喂40斤,下風口就投喂60斤。如果下風口的飼料2小時吃完而上風口到4小時才吃光的話,下一餐就稍微減上風口的料,增加下風口的投喂。”喂完料2小時之後,陸老闆就開始查吃料情況,而他的秘密武器就是抄網。“用抄網抄底要稍微深一點,上風口和下風口要多抄幾個位置。上風口吃料慢,所以上風口的底質勢必是要檢查的。如果抄上來的有黑色的淤泥,就說明底質壞了要改底;如果是黃色的,說明底質是好的。用抄網抄底查看底質,這是判斷底質好壞最直接的方式。”
2、池底淤泥過多
養殖池塘長時間不清除池底淤泥,這些過多淤泥在養殖的過程中進行分解發酵,消耗氧氣,在發酵過程中産生大量氨态氮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在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後就會産生有害的亞硝酸鹽。
3、不合理的施肥
在不少養殖地區,仍然是采用投飼和施肥相結合的方法養魚,使用的是有機肥和碳酸氫铵等肥料,這些肥料在水體中可能會産生大量氨态氮,氨态氮在亞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亞硝酸氮,進而被硝化細菌氧化為硝酸氮。
亞硝酸鹽中毒一直是養殖過程中碰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往往給養殖帶來比較慘重的損失。當前還沒有能降解亞硝酸鹽的特效藥,但實踐中,可以選擇各種措施來緩解和降低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
(一)、直接降解法
在生産中出現以下情況時優先選擇氧化法方法:
1.消毒解毒
①正常預防消毒,但亞硝酸鹽含量在0.2毫克/升左右時,可以選用過硫酸氫鉀“弧克”全池抛灑,既預防了魚病又能控制亞硝酸鹽。
②爆發魚病需要消毒,亞硝酸鹽含量在0.2毫克/升左右時,優先使用銀離子“納米銀”,既殺滅了病原體,又改善了環境,縮短了康複時間。
2、還原法
利用亞硝酸根離子(NO2-)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而被還原的特點,考慮使用某種還原劑将亞硝酸根離子(NO2-)還原降解為易揮發氣體而自動脫離反應體系。現在市場上售賣的亞硝酸鹽降解藥劑就是一種适合養殖水體使用的安全經濟的還原劑。
3、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質,如沸石粉、矽膠、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劑,将亞硝酸根吸附在其結構中。這種方法在生産中廣泛使用,其優點是作用時間短、成本低。缺點是用量大,如沸石粉,50—100公斤/畝。
4、肥水法
亞硝酸鹽富含氮肥,是藻類生長繁殖的基本營養。因此,加快水體藻類生長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亞硝酸鹽的濃度。可以使用單細胞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複硝酚鈉、生化黃腐酸、腐植酸鈉、氨基酸等)、光合作用催化劑、微量元素、矽肥等配合小球藻種,促進藻類生長來吸收亞硝酸鹽。值得注意的是當水體亞硝酸鹽偏高,說明氮肥是比較充足的,不要再使用氮肥,否則會加重水體氮循環負擔,可以施加磷肥,達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肥水法降解亞硝酸鹽在現代生态養殖中值得推廣,但受以下條件制約:
①水體透明度要求大于30厘米,如果是因有機質、碎屑等造成的透明度低應潑灑絮凝淨化劑。
②未來三到五天天氣晴好,氣溫适合藻類繁殖。
③水體亞硝酸鹽濃度0.4毫克/升以下,還未對養殖動物造成影響時。
④水體藻相均勻,如果有害藻占上風,應先進行換水、投放優良藻種等措施。
⑤對水樣鏡檢,如果浮遊動物太多,應先潑灑殺蟲劑。例如在輪蟲危害比較嚴重地區,如果不先把輪蟲殺滅掉,無論采取那種方法都很難将亞硝酸鹽處理掉。
5、細菌分解法
用于亞硝酸鹽降解的是兩類細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能将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需要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将亞硝酸鹽還原成氮氣(N2)或氮氧化合物。
市場上許多降解亞硝酸鹽的産品都标示主要成分為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但都沒有在實踐中表現出理想的效果,隻能說起到預防和緩解作用。從理論上說,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是能夠降低亞硝酸鹽的,但是因為它們是自養菌,生長繁殖速度慢,要20小時以上才能繁殖一代,加上菌類保存技術、投放後到水體成活率高低、水體環境等各方面影響,造成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降解亞硝酸鹽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假如塘中的溶解氧不足的話,反硝化作用會更容易發生,反硝化作用可能會把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反而使亞硝酸鹽在一定的時間上升,所以要慎重。
(二)、間接控制法
1、換水
該方法适應于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的小型養殖水體。換水法控制亞硝酸鹽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弱點,宜結合使用水質改良劑。
2、微生物法
當前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細菌、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放線菌等幾大類。
硝化細菌與上述微生物的不同之處在于:硝化細菌能吸收利用水中高濃度的亞硝酸鹽,将其轉化為硝酸鹽、氮氣等無害物質,而上述微生物對亞硝酸鹽沒有這種降解功能。
光合細菌、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放線菌等微生物類型的作用機理主要是修複水體微生态環境,改良水質和底質,間接增加水體溶解氧,保證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環而不會直接降解亞硝酸鹽。當水體亞硝酸鹽濃度高于0.5毫克/升,不宜立即使用上述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會在短時間内導緻亞硝酸鹽濃度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