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在治療高血壓病中存在諸多弊端。不論 從高血壓病的中醫病因病機 ,還是從附子的藥效學、毒理學研究 ,附子都不符合高血壓病安全、有效 、平穩 、長期的降壓治療原則。對于臨床上腎陽虧虛或 陰陽兩虛型高血壓 病的治療 ,應選用補陽而現代藥理研究具有降壓作用 的中藥,緩慢平穩降壓,改善整體狀況 ,提高 患者生活質量,真正發揮中醫藥作用溫和、降壓平穩、便于長期服、不良反應少優勢 。
本文試從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及附子的藥性、藥理特點,探讨附子治療高血壓病是否符合 “安全、有效、平穩、長期”的降壓原則 。
1 附子治療高血壓病的現狀
從小劑量附子到大劑量附子用于高血壓病降壓治療的文獻時有報道。如沈麗以真武湯加減即小劑量附子配伍黃芪等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病。蘇皙芝主張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采用附子等溫陽利水藥進行治療 ,常用 (熟) 附子 15g 配黃 芪 、茯苓皮等溫陽化氣行水。馬玲等口采用大劑量附子30g ,每日 1 劑 ,連用1個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王習培認為 ,高血壓病陽衰日久,小劑量扶陽溫腎 ,于事無補 ,必大劑 肉桂 、附子 ,佐山茱萸以溫陽降壓 。
然而有醫家認為 ,高血壓病需慎用或忌用附子。劉宏偉等探讨附子 、人參與高血壓病的關系,認為陽虛型高血壓在配服西藥情況下,可以應用附子 ,但需注意若辨證不準 ,易犯虛虛實實之戒,不但治病無效,且助邪彌張,病反加重;另 因人的體質 、禀賦有别,陽虛程度不同,對附子的承受能力也有差異,如若過量 ,即使患者為虛之體 ,亦可引起血壓增高 。
藍森麟等認為 ,補腎溫陽法是陽虛或陰陽兩虛型高血壓病的常用治法 ,但不能用附子、肉桂等過于峻烈之品 ,否則容易陽氣過亢 ,厥逆于上。沈丕 安L7亦指出 :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辨證以腎陰不足 、肝陽上亢者為多 ,服用附子會增加内火 ,還可能使血壓上升。因此 ,有必要從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及附子的藥性 、藥理特點 ,進一步探讨峻烈 、有毒之品附子治療高血壓病甚至妊娠高血壓病的療效和安全性 。
2 附子的藥性特點
2.1中醫學對附子的藥性認識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脾 、腎經。具有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 、散寒止痛之效 ,為“回陽救逆第 一品”。 《本草備要 》載 :“附子辛甘有毒 ,大熱純陽。 其性浮而不沉 ,其用走而不守 ,通行十二經 ,無所不至 。”從傳統中藥性能看 ,附子味辛 ,辛則能散能行 ,有發散 、行氣 、行血之功 ;其性升浮 ,則有升陽發散之勢。高血壓病的病機為風 、火 、痰 、瘀等實邪 ,擾亂氣血,上沖頭目,或肝腎陰虛 ,水不涵木 ,陰虛陽亢 ,治療應以平肝熄風 、滋陰潛陽為主 ,即葉天士 《臨證指南醫案 ·眩暈 》:“必須介類以潛之 ,柔靜以攝之 ,味取酸收 , 或佐鹹降 ,……則升者伏矣 。”而附子辛散升浮 ,無使升者伏矣之效 ,反緻升者更升之慮 。可見附子藥性與高血壓病的病機截然相反。肖純等以動物模型方式進 一步證 明附子在 高血壓形成 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認附子為辛、甘、大熱之品,耗傷精血,奪肝腎之 陰而緻肝腎陰虛,加重肝陽偏亢,給大鼠高血壓模型加灌附子湯 ,能造成穩定的肝陽上亢高血壓模型。該模型具有與人類肝陽上亢證相似的某些臨床特征 ,該法已成為研究高血壓肝陽上亢證常用的高血壓大鼠模型造模方之一 。 因此 ,根據傳統中醫藥理論,附子不适于高血壓病的降壓治療 。
2.2 現代醫學對附子的藥效學研究
現代藥理研證實 ,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附子總生物堿 ,包括去甲烏藥堿 、氯化甲基多巴胺 、去甲豬毛菜堿和尿嘧啶等。去甲烏藥堿可能有a受體激動作用 ,也可 能促進兒酚胺的釋放,是附子的主要強心成分 ,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氯化甲基多巴胺具有a受體激動作用 ,具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同時氯化甲基多巴胺可使腦内多種興奮性遞質腎上腺素 、多巴胺 、多巴胺l3羟化酶的含量增高 ,能增強多巴胺J3羟化酶,促進體内兒茶酚胺的合成。去甲豬毛菜堿具有J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作用 ,能興奮心髒 、收縮血管和升高血壓l_7川。動物實驗也證實 ,附子升高血壓的作用 。 如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去甲烏藥堿可緻血壓先短暫下降 ,後持續升高。根據現代醫學對高血壓病發病機制研究 ,附子總生物堿對血的影響以升高血壓為主 。
2.3現代醫學對附子的毒理研究
附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 ,言 “附子,味辛溫有毒 ”。 附子 在臨床應用時雖經炮制 ,但使附子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附子主要毒性成分為烏頭堿 ,純烏頭堿口服0.2mg即可中毒,3~4mg即可緻死l1。死亡主要原因為心失常和呼吸衰竭 。烏頭堿的直接心髒毒性導緻各種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表現複雜多變 ,以各種室性快速惡性心律失常最常見 ,是中毒緻死的主要原因[1 。烏頭堿對中樞神經系統亦有麻痹作用 ,運動中樞麻痹使肢體不能運動 ,延髓中樞麻痹使血壓下降 、呼吸抑制 ,重者心跳 、呼吸停止ll。附子中毒過程,有服後立即出現中毒症狀,也有服用一段時間後出現蓄積中毒 ,特 别是年老體弱、久病多疾之人,排洩功能不全,更易發生藥毒 累積中毒口。因此 ,長期應用附子,即使是小劑量附子,也會導緻慢性蓄積中毒。有醫家主張附子先煎 、久煎1~3小時,以減低附子的毒性反應,但在現代社會 ,每日久煎1~3小時,恐難以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藥物的安全性是合理用藥的首要條件 ,應強調讓用藥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獲 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若為追求理論上 “标新立異 ”,或維護所謂經方“正統”,而忽視 治療效果和藥物的毒性、安性,那是不負責的表現。中藥特别是“有毒 ”中藥 的臨床應用 ,更應循“安全有效 ”的原則,規範中藥的臨床使用。高血壓病是 一種慢性疾病 ,需長期用藥治療。長期應用有悖于降壓目的而又有毒的中藥附子治療高血壓病 ,更易出慢性蓄積中毒,違背了調陰陽和安全、平穩、長期控制血壓的原則 。
3 結語
我們認為,不論從高血壓病的中西醫病因病機,還是從附子的藥效學研究 ,附子都是不符合高血壓病安全、有效、平穩、期的降壓治療原則。對于臨床上腎陽虧虛 或陰陽兩虛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應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 導下,結合現代醫學理論,選用補陽而現代藥理研究具有降壓作用的中藥 ,如仙茅、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 ,起到緩慢平穩降壓 ,改善整體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真正發揮中醫藥作用溫和、降壓平穩 、便于長期服用、不良反應少的優勢。
作者:吳偉 卿立金 吳輝 李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