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關冬至節的詩句
有關冬至節的詩句
更新时间:2024-11-17 19:11:23

有關冬至節的詩句?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至日、長至、日短至、南至、冬節、拜冬、亞歲等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古人通過觀測太陽和北鬥星,形成了早期的時間觀念,建構了最早的時間體系,商朝末年,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點基本确定到周代,選取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作為新年起點,《太平禦覽·時序部》記載:“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極,影極長陰陽日月,萬物之始,律當黃鐘,其管最長,故有履長之慶”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冬至是新年歲首,現在民間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關冬至節的詩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有關冬至節的詩句(宋詞中的冬至節俗)1

有關冬至節的詩句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至日、長至、日短至、南至、冬節、拜冬、亞歲等。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古人通過觀測太陽和北鬥星,形成了早期的時間觀念,建構了最早的時間體系,商朝末年,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點基本确定。到周代,選取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作為新年起點,《太平禦覽·時序部》記載:“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極,影極長。陰陽日月,萬物之始,律當黃鐘,其管最長,故有履長之慶。”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冬至是新年歲首,現在民間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在古人的觀念中極為重要,此日陰極之至,陽氣始生,萬物更新,官方和民間都有比較隆重的祭祀和慶祝活動。“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冬至》)可見宋人非常看重冬至,視同過年。作為宋代文學的代表樣式,宋詞中有不少描寫冬至的作品,範成大《滿江紅·冬至》詞句雲:“但逢節序添詩軸”,節日總會引發文人的感懷,将各種心緒訴諸詞句,這些詞作既呈現了冬至獨特的自然節候風貌,又描繪了豐富的節日習俗活動;既反映了古人陰陽消長、應時應候的觀念,也體現出重要的民俗文化意義。

一陽始生

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一天,北半球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萌生。北宋紫陽真人張伯端《西江月》詞即揭示了這一節氣變化特征:“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

北宋崇甯三年(1104年)冬至日,李之儀經過安徽采石矶,作有《蓦山溪·采石值雪》:“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裡。”描繪了冬至日陽氣生發,瑞雪紛飛,山水如在冰壺的美景。陳德武《西江月·冬至》:“時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飛蓬。石灣江上又逢冬。且喜一陽初動。”詞人慨歎光陰似箭,人生飄轉如飛蓬,然而,江上适逢冬至,也欣喜于陽氣初生,冬至作為新的開始,給失意的詞人帶來希望。

與陽氣萌動相應,宋代冬至詞中也會寫到相應的自然風物,尤其是淩冬開放的梅花,如毛滂《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寫:“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冬至來臨,陽氣萌發,天氣回暖,梅花競相綻放,如仲并《念奴嬌·冬至夜作》:“嶺梅驚暖,數枝争綻寒玉。”汪宗臣《水調歌頭·冬至》:“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箫落數枝梅。”陽氣興作,萬物新生,應節開放的梅花,既裝點了節日氣息,又在詞中構築了清雅境界,也彰顯了宋代文人高潔的意趣。

葭灰飛動

古人特别重視季節推遷中律管的變化,以葭灰占氣候。《後漢書·律曆志》載:“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曆而候之,氣至者灰動。”據此可知,古時為預測節氣,在三重密室,挂滿橘紅色帷幕,将蘆葦莖内薄膜燒成灰,置于十二樂律玉管内,某一節候到,相應律管内的葭灰會飛出。冬至時節,律當黃鐘,陽氣舒展,第六管内灰動,《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雲:“冬至到而葭灰飛”。

宋詞中寫冬至,一般都會提及“律管”“葭灰”“灰飛”等節氣變化标識,如趙彥端《點绛唇·冬至》:“一點青陽,早梅初識春風面。暖回瓊管。鬥自東方轉。”仲并《念奴嬌·冬至夜作》:“灰飛嶰竹。慶群陰消盡,新陽來複。”葛立方《蝶戀花·冬至席上作》:“缇室群陰清曉散。灰動葭莩,漸覺微陽扇。”王之道《浣溪沙·和張文伯長至》:“灰飛缇室驗回陽。坐看紅日上修廊。”汪宗臣《水調歌頭·冬至》:“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五雲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李從周《風入松·冬至》:“香葭暖透黃鐘管,正玉台、彩筆書雲。”無名氏《鵲橋仙》(朱門列戟):“冬殷仲律。六蓂飛日。一點星輝南極。”這些詞作都交代了冬至時節,律管中葭灰變化,預示新氣象到來,詞人也在其中寄托萬物榮滋的期待。冬至乃一陽之始,此日律管變化,對應黃鐘律,是十二樂律中的陽律之一,而且黃鐘律是古代樂律的起始音和标準音。可見,冬至作為開端,在古人觀念裡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日長添線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照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古人在這一天會測量日影長度,《荊楚歲時記》載:“冬至日量日影”,《歲時廣記》卷三八引《歲時記》載:“晉魏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添長一線。”又引《唐雜錄》雲:“宮中以女功揆日之長短,冬至後,日晷漸長,比常日增一線之功。”說明宮中以女工織繡來揆度時日長短,“添線”表示冬至後白晝漸長,宮女刺繡要多添一線的工夫。

“添線”在宋詞中成為冬至的重要風俗表征,比如歐陽修《漁家傲》:“十一月新陽排壽宴。黃鐘應管添宮線。”阮閱《減字木蘭花·冬至》:“绮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毛滂《攤聲浣溪沙》:“日轉堂陰一線添。使君和氣作春妍。隻有北山輕帶雪,見豐年。”韓淲《浣溪沙·至日帶湖》:“愛日回春一線長。”程垓《一剪梅·冬至》:“鬥轉參橫一夜霜。玉律聲中,又報新陽。起來無緒賦行藏。隻喜人間,一線添長。”添線,作為冬至的習俗,經過長久積澱,已固化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符号,宋人作詞時,常将其當成關于冬至的知識和經驗去使用,其中流露出真實的生活趣味,更多蘊含着宋人的時間記憶和想象。

獻鞋襪和換新衣

三國時曹植《冬至獻襪履頌表》雲:“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履貢襪,所以迎福踐長。”表明冬至獻襪履是為“迎福踐長”,冬至穿新的鞋襪,踩踏在日影上,納受陽氣,可以迎福除穢,透示出古人消災避厄,養生祈福的觀念。

宋代的冬至節同樣有更換新衣、獻鞋襪的習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述即使最貧困的人也要在這一天更換新衣,以應節氣。宋詞中也有相應表述,仲并《念奴嬌·冬至夜作》:“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為我新妝束。”叙寫冬至特地換新衣開啟新時節。阮閱《減字木蘭花·冬至》:“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提到冬至要更換新襪,踐履祥雲瑞氣,納新求福。穿新衣新鞋的習俗在後世逐漸遷移到正月初一,但可以看到,古人的時間觀念中,将冬至視作新的開端和一歲之始。

此外,冬至拜賀聚會的習俗也在宋詞中有所表現,比如毛滂《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賦寫冬至日宴席飲酒的情形:“綠尊香嫩蒲萄暖,滿酌破冬嚴。”葛立方《蝶戀花·冬至席上作》中寫“梅萼飄香萦小宴,霞漿莫放琉璃淺”的冬至雅集。朱敦儒的《憶秦娥·至節赴郡會,赦到》便展現了宋代官員冬至日歡聚宴飲的場景:“歌鐘列。公堂盛會酬佳節。酬佳節。皇恩宣布,早梅争發。舞場椎鼓催回雪。金壺镟酒瓊酥熱。瓊酥熱。今朝不飲,幾時歡悅。”時光無情流逝,世事滄桑變幻,面對未知和不确定,冬至到來,帶給詞人新生的希冀和年壽永久的祈願,正如朱敦儒《點绛唇》詞雲:“至日春雲,萬般祥瑞朝來奏。太平時候。樂事家家有。玉指呵寒,酥點梅花瘦。金杯酒。與君為壽。隻願人長久。”

冬至一陽複,萬象盡更新。冬至作為古人觀念中的陽氣之端或年歲之首,其風俗特征在宋詞中有比較細緻生動的呈現。冬至節俗拓展了宋詞的題材和内容,而作詞本身也成為節日習俗活動之一,為冬至節增添了雅趣。随着時間推移,節俗逐漸淡化,但古人關于冬至的觀念和記憶在宋詞中得以承載。冬至日除了吃餃子,或許我們也可以重溫經典詞篇中的詩意冬至。

(作者:王晏桦,系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