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在打着勞務派遣的“擦邊球”來盡量降低人力成本,讓很多不明情況的人以為自己是在國企工作,其實吃了大虧。等到年老力衰幹不動的時候,很容易就被淘汰。勞務公司随時可以不續簽,國企也不用承擔賠償。
其實就是變相的臨時工制度,很多公司會說先從勞務派遣然後轉正,這意味着你進去以後要被用放大鏡盯着看,但最後能成功轉正的也寥寥無幾,除非你有超強的能力和強大的背景。
《勞動合同法》第66條規定:"第六十六條 勞動合同用工是中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隻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部分壟斷性行業的用工單位通過大量使用勞務派遣人員的方式,在不增加或壓縮正式員工編制的前提下,既保證了正式職工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享受盡可能高的工資待遇,又人為繞開工資總額控制這條"紅線",使工資總額控制制度形同虛設。部分單位在用工中大量使用勞務派遣人員,并以"勞務費"形式支付其工資報酬,變相降低本單位工資實際支付額度,從而使"勞務費"成了部分國有企事業單位逃避工資總額控制的"調節閥"。
具體區别如下:
待遇不同正式工是直接和國企簽用工合同,薪資高,五險一金也都是足額繳納,好一點的企業甚至還會額外補充商業保險和補充公積金。企業裡還有企業年金,這樣也許你的基本工資是5000,但算下來,每個月福利社保等比一般私企多出2-3000都是很正常的,再加上年底的企業年金等,待遇都是綜合來看,不僅僅是工資。而勞務派遣一般都是勞務公司來談薪資,根本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當然不可能給你高工資了啊,不然也違背了初衷。
合同主體不同
派遣工雖然是在國企工作,但是一般勞動合同的合同主體是與勞務派遣公司來簽訂的,如果發生勞務糾紛,國企完全可以置之事外,一切由勞務派遣公司來談。
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于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務派遣的合同一般都是短期的,這樣牽涉到一些辭退問題,就很容易扯皮,這家國企幹不了,會立馬給你找一家新的單位,幾乎都不存在賠償問題。
保障不同
派遣工一般從事的多為低技術含量工作,如保潔員、保安員、營業員等工作,勞動者一旦年老體弱,勞動能力下降,派遣單位就會在勞動合同到期後拒絕與其續簽。
而國企單位正式工則不一樣,一般都是能穩穩當當幹到退休,即使生病還有病退,退休公司也是很可觀的,我一個朋友43歲,之前想出來創業,找關系從體制内辦了病退,現在每個月退休金也有3000多。
而勞務派遣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的,與勞務機構的簽約都是臨時性可更換的,隻要這個勞務公司繼續給你安排工作,你就沒有被辭退賠償這麼一說。更沒有養老保險這種待遇,很多勞務公司都是私人,能幹幾年都是個未知數呢。
感受不同
勞務工就像國企裡的長工,不是本家人,沒有穩定感和安全感,很多時候公司産量上升,就需要他們,市場不景氣,訂單少,生産不飽和,就需要退回給勞務派遣公司。
就是很漂泊的感覺,在國企裡根本沒有歸屬感,所有的福利待遇都是正式工的,和自己沒有關系,不是企業的人。
現在很多企業裡勞務工和正式工都幹一樣的活,但正式工的待遇是勞務工很多倍還不加各種福利待遇。雖然國家一再強調要同工同酬,但現階段這種情況是不可能解決的,因為編制内需要考試,需要選拔,進去就要重重考驗,但裡面的正式編制崗位又是有限的。勞動力市場呼喚同工同酬,需要的是打破固有的二元結構,把編制的标簽去除,把市場的體制理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