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經濟開發區東汪鎮景家屯村村民南巧娥
十裡八鄉孝老敬親好榜樣
好人名片:南巧娥,1955年8月生,邢台經濟開發區東汪鎮景家屯村村民。40多年如一日,她悉心照顧婆婆,用行動诠釋孝道,用孝心演繹了一段婆媳情深的佳話,成為十裡八鄉孝老敬親的好榜樣。2022年,南巧娥獲評“時代新人·河北好人”榮譽稱号,入選當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邢台經濟開發區東汪鎮景家屯村村民南巧娥,上有103歲的婆婆,下有十來歲的孫子孫女,四世同堂,溫馨和睦。而這一切,都依賴于多年來南巧娥的默默付出。
記者:照顧老人不容易,您一人照顧這麼多年,有沒有過抱怨?
南巧娥:誰都有老的那天,老人為家操勞了一生,到了晚年需要陪伴和照顧。我丈夫常年外出幹活,掙錢養家。我婆婆的兩個女兒,外嫁不在身邊,我這當晚輩的不照顧誰照顧?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沒啥好抱怨的。
婆婆牙口不好,做飯時,我都撿軟的好嚼的做。老人家愛吃蒸白山藥,這幾十年,我家餐桌上,蒸白山藥就沒斷過。有時候,婆婆想吃豬蹄、雞腿,外面買的不夠爛糊,我就讓孩子們把東西買回來,自己在家炖。
婆婆特别愛幹淨,她年輕時家裡收拾得特别整齊。就是現在,她一起床,還會平整枕頭床鋪。咱也得給老人創造整潔舒适的環境,每天吃了飯,就及時把碗筷收走,把餐桌收拾幹淨。
記者:您一人照顧老的,管着小的,有沒有遇到特别難的時候?
南巧娥:也談不上難不難的。婆婆80來歲的時候,腿腳不靈便了,這些年,漸漸生活不能自理了,一日三餐、洗手擦臉、端屎倒尿,都是我親力親為。不過,想當年,我25歲嫁過來時,下地勞動,沒時間做飯,都是婆婆給我把飯做好,孩子也是婆婆幫着看大的,這會兒婆婆上歲數了,咱不能忘了老人的恩情,做人得有良心。
現在,我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照顧老的,管着小的,有時候也吃力,但老人咱還是得照顧好啊。老人就跟小孩一樣,有時候愛鬧個脾氣,做了飯,她不想吃,那就問她想吃啥,咱就再做,說咱兩句,抹了眼淚,該管咱還得管。做了她愛吃的,我也都給她留着,上頓下頓的,都盡着她吃。婆婆腿腳不方便,我就學會了騎三輪車,天氣好的時候,常騎着三輪車帶她出去逛。每天我一般早上6點就起來了,先打掃院子,再給老人準備飯,雖然累點吧,但咱心裡踏實。
記者:對老人您真是盡心盡力,鄉親們都誇您是好兒媳,聽說您的行為也影響了家裡的小輩。
南巧娥:是的。我的孩子們看到我這麼孝敬婆婆,他們也都非常孝順,希望我的孫子孫女也學起來,把重孝道的好家風傳下去。
現在,每次孩子們回到家裡,買什麼都會先給奶奶送過去,讓奶奶先吃。上學讀書的小孫子、小孫女,放假一回家,都要陪着老奶奶玩。我兒媳回來了,也是屋裡屋外、忙前忙後地幫着收拾、做飯。畢竟這麼多年,孩子們都看着呢。
記者:入選“中國好人榜”,對您來說意味着什麼?
南巧娥:其實我就是做了點平平常常的事,沒想到給我這麼大的榮譽,心裡真是很高興。
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照顧好老人是我作為晚輩應承擔的責任,本來不值得說啥,但有了這個榮譽,對我也是鼓勵,照顧好婆婆,照顧好家,原來咱怎麼做的,将來還要做得更好。
我婆婆這些年總說,能活百歲,是我的功勞。鄰居們也常在我婆婆面前誇我,說有這麼好的兒媳,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其實吧,這些年婆婆對我也挺好,現在老人離不開我,我特别知足。這些年下來,我婆婆沒生過啥大病,一家人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比啥都重要。(河北日報記者高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