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的日曆,也稱為曆法,自從人類社會進入農牧業時期就有了。無法考證第一部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時何地。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我國古代曆法有一百多種,比如黃帝曆、颛顼曆、夏曆、殷曆、周曆等等。不同時期的日曆是由不同時期的人發明的。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具體情況。
從日曆的名稱,我們不難看出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日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大概從周代起,頒發、宣布日曆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在封建社會,隻皇家才有權利發布日曆,稱為“告朔”(預告朔日)。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古時候每一個新皇帝上台後都要重新更改年号。
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朝廷從全國征募了20幾個天文曆算家,在京城制定日曆。其中有鄧平、落下闳、唐都、公孫卿、壺遂等。經過他們的讨論,制定了《太初曆》。
這部曆法是流傳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古代曆法。其實參與制定這部曆法的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司馬遷(《史記》的作者),不過由于在制定曆法的過程中,司馬遷的一些建議沒有得到采用,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司馬遷在《史記.曆書》中沒有提到《太初曆》。
因此,《太初曆》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而是二十幾個人根據以前的曆法重新制定的。
《太初曆》規定一個月(朔望月)的長度是29又81分之43天(29.530864天),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加一個月,十九年中加七個閏月,按這種計算方式,每年12又19分之7個月,一年(回歸年)是365又1539分之385天(365.2502天)。
年和月的長度是制曆的兩個基本數據,從《太初曆》制定出的數據來看,雖然誤差還很大,在對于幾千年前的曆法來說,其精準度已經非常高了。
《太初曆》從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開始實行,直到公元84年被後漢《四分曆》代替為止,一共實行了188年。
我國曆史上優秀的曆法——《大衍曆》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乙巳日這天,根據《麟德曆》的推算,當天要發生日食。于是人們做好觀看的準備。最後,雖然日食出現了,但和推算的時間有很大的出入。這說明《麟德曆》存在很大的誤差。
于是,唐玄宗命令一行法師(俗名張遂)制定新的曆法,代替不準确的舊曆法。張遂經過六年的時間制定出了新的曆法——《大衍曆》。
《大衍曆》是我國曆史上非常優秀的曆法之一,其内容既繼承了以前曆法的成績,同時又被後代曆法所參照。具體内容包括:推算朔望的方法、推算二十四節氣各天中午太陽下影長及白天黑夜長短、推算太陽運動、月亮運動、五大行星運動等。朔望月(曆月)的長度為29.53059天;回歸年長度為365.2444天,和今天的數據相比,非常精準。
我國古代日曆的制訂(發明)和具體情況如前文所說,我國古代曆法約有一百多種,如果将這些曆法仔細研究加以比較,你會發
現,不論這些曆法如何推陳出新,其本質不外乎三個類型:陰曆、陽曆、陰陽合曆。
- 陰曆
月光出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張衡《靈憲》
意思是說,月光來自日光的照射,對着太陽時月亮就全發光,成為滿月;月亮背着太陽時就不發光,看不見了。
陰曆是古人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周期來制定的。也就是所謂的“朔望”。一個朔望月的自然長度為29.5306天(用小時來計算的話應該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但是這個數字太過于複雜,為了便于實際運用必須取整,但問題是取整之後又不能破壞朔望的自然規律。
如果要對29.5306這個數進行取整的話,顯然隻有29和30比較接近。但是不論取哪個數,都會無法與自然的朔望長度相對應。為了确保每一次的“朔”都能發生在每月初一,古代的曆法家巧妙地采取了29與30交替使用的方法,解決了曆月的長度問題。
曆月的長度解決了,那還有曆年的長度問題。因此,曆法家們首先考慮到了回歸年的因素。因為曆月的長度隻有與回歸年的長度相吻合,曆法才能真實地反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根據這一原則,再經過反複的觀測發現,12個朔月的長度累加起來的天數非常接近回歸年的天數。
于是,古代的曆法家就将陰曆的曆年定為12個月,為了與回歸年達到一緻,把第三年十二月的29天改為30天,并把這一年稱為閏年。
這就是陰曆的曆月長度和曆年長度的由來。當然,也就是陰曆的制訂方式。它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是月亮變化的周期。反過來說,從陰曆的日期就可以知道月相。比如: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是望(滿月);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等。
古人因此不但可以根據日期判斷月相,也可以通過月相判斷日期。
- 陽曆
陽曆是按照太陽的運動來制定的。它的基本周期是回歸年。一個回歸年的自然長度是365.2422天(365天5小時48分46秒)。如果将這個長度直接用于日曆,那從第二年起,每年都會推遲5小時48分46秒,要不了幾年,季節、節氣的日期都将與現實差距很遠。
古人很聰明,把5小時48分46秒乘以4,等于23小時15分4秒,也就接近一天。因此便采取了每經過四年多算一天(稱為閏年)、每滿一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這樣一來,陽曆曆年的平均長度就變成了365天5小時49分12秒,與回歸年的自然長度相差僅僅隻有26秒。每年相差26秒,累積3300年才會差一天。這個誤差已經很小了。三千以後的事情,自然有三千年後的人處理,所以陽曆曆年的長度就這樣解決了。
陽曆的曆月長度:陽曆的曆月數與陰曆一樣,都是12,但是這種取法與陰曆的朔望月沒有什麼關系。僅僅是沿用了陰曆把一年分為12個等份的方法而已。前面已經講過,陽曆的曆年長度已經定下來了,那就再玩兒一次數字遊戲,想辦法讓它符合12個等份就行,雖然複雜,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現在國際通用的公曆曆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30天;唯獨二月份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這種看似雜亂無章的排列,實際上就是為了解決陽曆曆月長度問題而玩兒的“數字遊戲”。
另外,大家可能發現一個問題,陰曆以朔望月為原則,因此有“月首”(初一),這是月亮的運行規律,不可能人為更改。那麼以回歸年為原則的陽曆有沒有“年首”呢?是定死的嗎?回答是沒有。原因在于: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圈接着一圈,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從哪裡開始計算都是一樣的。在古代,曆法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當時比較通行的辦法是:選取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後的10天作為元旦(一月一日)。當然,這不是必須,隻是古代的一個習慣而已。
以上說的,就是陽曆的計算原則和來曆。
- 陰陽合曆
看過了上面陰曆和陽曆的制定方式,想必大家也看出來了,實際上古時候幾乎所有的曆法都屬于陰陽合曆。
所不同的是,陰曆先以月亮定曆月長度,再根據這個長度去合回歸年的長度;陽曆則是先定曆年的長度,再根據這個長度去合曆月的長度。
關于日曆的其他情況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夏曆”、“農曆”等字眼,夏曆這個名稱很有可能源自夏朝所用的曆法,随着朝代更替,夏曆兩個字并不是真的指夏朝的曆法,而是對曆法的一種代稱。
農曆,并不等同于陰曆,原因或許是我們自古就是農業國家,曆法與農業生産相關,久而久之便有了農曆的說法。
總的來說,我們隻需要知道制定曆月的長度和曆年的長度原則,以及通過什麼方法來協調曆月與曆年的長度問題使其達到一緻,就可以了解日曆的具體情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