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玺,這個名字大家肯定不會陌生,這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專門命丞相李斯制造的寶玺,也是曆代帝王夢寐以求的神物,可是啥東西都有可能造假,這尊玉玺會不會被“山寨”呢?李斯聽見這個事,肯定會從棺材裡爬出來,指着玉玺告訴你:“想山寨?先過我防僞标識這一關!”。那麼李斯到底在玉玺上弄了哪些防僞措施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民間有句話一直流傳下來,叫做“有眼不識金鑲玉”,其實這句話隻是被篡改過後才出現的,原句應該是“有眼不識荊山玉”。這裡的荊山玉指的就是和氏璧,而前一句話的金鑲玉便是傳國玉玺。自從和氏璧被楚國發現以後,楚國将其視為珍寶,送給趙國以求聯姻。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才從趙國君王手中得到了這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
為了能夠讓大秦基業千秋萬代,秦始皇特意找到李斯,讓李斯把和氏璧雕刻成了傳國玉玺,以彰顯自己的功績。李斯在當時也算是大書法家,寶玺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字樣就出自他的手筆。當然,李斯為了保證寶玺的獨一無二,光是防僞措施就做了三處,可謂是将防僞做到了極緻。
李斯之所以能夠這麼重視防僞,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保證皇權的尊貴,畢竟是象征着帝王威儀的寶貝,若是剛制造出來,就被民間仿制的“爛大街”,秦始皇的面子往哪裡放?也正是李斯的防僞标志,讓後世都承認傳國玉玺的正統性。曆代皇帝奪得天下後,必須要持有這尊玉玺,否則,就是“盜版”皇帝,連百姓都對其嗤之以鼻。
此時問題來了,李斯到底做了哪些防僞措施呢?小編這就給您唠唠。
1.字中之字
在傳國玉玺之上,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可并不是古代的繁體字,更不是現代的簡體字,而是當時用于正式書面的篆字。這些篆字都是由鳥蟲文組成,雖然稱之為字,但在我們看來,完全就像是一幅畫,秘密就藏在這幾個字中。據史料記載,八個大字中,其實還存在着“佑始皇帝”與“斯,二十八”幾個字,既承認了始皇帝的權威,又将生産說明也包含其中,這種防僞措施,估計一般人是絕對看不出來的,更别說按原樣僞造了。就憑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李斯這個丞相可不是吃幹飯的。
2.龍雕鳳刻
僅僅是文字還不夠,圖案防僞更是一絕。秦始皇找來的雕刻工匠大有來頭,此人就是烈裔。據說這位老哥曾經雕刻了一頭老虎,點上眼睛後,這隻虎就跑到山裡吃行人去了,跟後來的神筆馬良有一拼。烈裔奉命在寶玺上雕刻了一條張牙舞爪的螭龍,和一隻展翅飛天的鳳凰圖案。話說,這種“最強王者”級别雕刻大師的作品,後人能仿制的出來嗎?(小編覺得,辨别真僞的方式還是點上眼睛,第二天龍鳳飛走了就是真的,飛不走就是假的。)
3.署名防僞
剛才我們說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中含有李斯的名字,可作為寶玺的真正擁有者,秦始皇要是不署名,那豈不是被李斯蓋過了風頭?在寶玺鑄成當天,秦始皇親自操着昆吾刀(傳說是專門切金斷玉的寶刀),在寶玺上方署名,并刻制了日期以作紀念。這項防僞措施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單憑着秦始皇霸氣側漏的帝王筆法,即使是後世雄主帝王,想模仿出來都是難上加難。
不過說來有點可惜,這尊傳國玉玺看起來牛的不行,但它的命運卻有點坎坷。雖然秦朝已經滅亡,可這尊傳國玉玺,一直傳了千年都沒有遺失。由秦至漢,由魏到晉,到了後來的五代十國,一直被後世視為正統,傳國玉玺也被搶來搶去。每一個王朝建立,開國皇帝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找到傳國玉玺,畢竟這可是自己皇位的“正版授權”。
後唐末期李從珂亡國,他抱着這尊傳國玉玺跳進了火海,人們在餘燼中找尋玉玺,卻連一塊像石頭的東西都沒找到。從此以後,傳國玉玺也就不知下落,成為了永遠的謎團。
說到這裡,小編還是推測了一下,這尊傳國玉玺可能再也找不到了,要知道玉器最怕火煉。即使人們在灰燼中找到玉玺,估計也變成了一堆廢料,本身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