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節那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組花的照片,因為搞不清楚那是什麼花,便發起了一個提問: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花?第一個回我的朋友說是櫻花,其實在她說答案之前,我内心也是這麼認為的。
然而第二個回我的人,就打了兩字:桃花。後面陸陸續續的回答基本都是桃花,有的人直接說了答案,有的人給了她的判斷,經過仔細的比較與判斷後,我改變了想法,确實是桃花。
通過這一件事,我發現自己有個毛病,就是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漢語成語,意思是指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01像先入為主這種事其實我幹過不止一次。
就在最近我參加了一個線上交友活動,匹配成功後我和對方交換了聯系方式,加了微信,通過他之前發的食物的照片,我認為會做飯的一定是個女孩,聊天當中我也是這麼堅信不疑着。
可在後面的聊天中他跟我說:我不抽煙也不喝酒,讓我稍微覺得有點不對勁。
直到他告訴我他叫王大偉(化名),我才算真的确定他是男性,我實話告訴他我以為他是女孩,他說:你加我的時候應該能看到我微信上顯示的信息。而我當時忽略了那個信息。
先入為主其實是一種刻闆的以偏概全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往往取決于我們最初印入腦海中的信息,以及人們過往對于此種事件的經驗。
02有一種先入為主,是國外的人認為中國人全都是黃皮膚,單眼皮,這從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對于中國形象的刻畫就能窺探一二,以及在好萊塢電影中出演中國人形象的一些女星也可以看出,有些女星在我們中國人眼中絕對是達不上美的标準的。
先入為主其還體現在京劇臉譜中,如白臉的曹操奸詐多疑,紅臉的關羽忠義、耿直,黑臉的張飛粗魯豪爽等
刻闆現象也是先入為主的一種表現,比如說你看到一個紋着花臂的壯漢,會不會本能的聯系到黑社會,以及他看起來好像不太好惹,但實際上這個人有可能隻是喜歡紋身,或者是他的職業需要他這樣打扮,如演員、紋身師等。
而像這種先入為主的刻闆印象其實非常多,如會做飯的大多數是女孩,富人就一定是剝削勞苦大衆的,被所有人都指着說的人一定有問題,一個男人如果愛一個女人,一定是願意把所有錢都給她花的,慈眉善目的人一定都是好人,小孩子一定都是弱小可憐的等等。
說實話,先入為主不是什麼大問題,問題是你把它提出來,或者你注意到了它的存在,一定是因為它給你帶來了困擾。
像是我上面所說的小孩子都是弱小可憐的,這是大家普遍的認知,那麼當你遇到了一個小孩來向你求救時,你一定不會袖手旁觀,而有的人就是利用這樣的心理,指使小孩子把一些善良的人騙回家,進行人口的販賣和器官的銷售,遇到這種情況,你說你該怪誰,怪壞人太壞,還是自己識人不清。
危險往往就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要有危機意識。
03那我們如何改變先入為主這種主觀感受呢?
1、對于一件事情,不要随意下結論,要客觀聽取他人的意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寫過,“正确的判斷必須以了解為基礎,妄下斷語隻會掩蓋真相。”
就像我上述所說的“櫻花”轉“桃花”事件,我猜測那是櫻花完全沒有根據的,隻是内心覺得應該是,後來我聽取了他人的意見,再去查了一些資料,才做了新的判斷。
2、改變刻闆印象和思維。
思維是很難改變的,這是一種本能,但不是不能改,你需要做的是刻意練習,就是當你出現了一種想當然的情況時,學會辯證看待事物,即事物都有兩面,還可以更新自己的認知,如:好人可能做壞事,壞人可能做好事,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3、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可以自己判斷,也可以讓别人來看看,不管别人的想法是順着你來,還是逆着你來,對于合理的予以接受。
比如說:男朋友不把所有錢給你花,你認為男朋友不愛你,你身邊的一些朋友卻說,你男朋友每天接你上下班,你生病了随叫随到,基本不跟你發脾氣,這種時候就可以參考一下身邊人的意見,畢竟局外人有時候看的更清楚。正所謂不識廬山真目面,隻緣身在此山中。
了解完關于先入為主的理論知識後,我們之後要做的就是實踐,所有人都知道站在岸上是學不會遊泳的,不去做光靠想是不會有結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