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詩經在内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其内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争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重溫經典,一起來欣賞經典詩詞!
《蒹葭》
[先秦]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蒹(jiān)葭(jiā)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萋萋”“采采”義同。為:凝結成。所謂:所說,這裡指所懷念的。伊人:那個人。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遊去尋找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阻:險阻,難走。溯遊:順流而涉。遊,通“流”,指直流。宛:仿佛。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萋萋:茂盛的樣子,文中指蘆葦長的茂盛。人教版為“萋萋”,蘇教版為“凄凄”。晞:曬幹。湄:水和草交接之處,指岸邊。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jī)。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跻:升高,這裡形容道路又陡又高。坻: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采采:茂盛的樣子。已:止,這裡的意思是“幹“,變幹。涘:水邊。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右:迂回曲折。沚: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賞析:
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着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就像我們常說的“距離産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裡看花、若隐若現、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畫。
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創造了“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
當然這裡的“伊人”沒有具體指向,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聖境、仙界;這裡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可以是現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
敬請關注,分享經典文學,仰望那一場最美的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