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2021互聯網 城市交通管理創新論壇”在重慶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導,高德地圖聯合中國道路安全協會舉辦。
三年的發展與曆練,使得高德智慧交通在技術體系方面已經實現了由“點”成“線”、由“線”構“面”、由“面”築“體”的三維升級。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甯先生在論壇上表示,高德地圖智慧交通對于數據庫中的交通大數據進行了加工,使其成為可用信息流,再加上多年的不斷沉澱,最終實現了“精準感知、精确分析、精細管理、精心服務”,為用戶提供了高品質出行服務。
那麼,何為精準感知?在實現“精準感知”之後又如何做到“精确分析”?“精細管理”最終是如何給市民帶來 “精心服務”的?
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們不妨來看看杭州濱江區的例子。
作為杭州市主城區唯一不限行的區域,同時聚集了阿裡巴巴、網易、華為等大批駐杭互聯網企業的“互聯網小鎮”,濱江區成為了當地市民心中永遠的“堵點”和“痛點”。
在高德智慧交通的幫助下,曆經365天,這座擁堵小鎮,終于完成了的“進化”。
作為本次 “進化”的關鍵,高德地圖對于大數據的應用貫穿了本次交通綜合治理的前前後後。通過系統掃描,識别出互聯網小鎮區域的機動車、公共交通、非機動車與步行的出行結構和出行比例,我們會發現,該區域的機動車占比高達37.6%,而公交和地鐵占僅為28.5%,這便造成了區域内停車問題突出。再通過分析濱江區大範圍出行人員通勤特征,我們發現,濱江區内前往區域外的通勤人群占比最大,且通勤時長高于杭州市通勤時長,約31分鐘。
通過以上精準分析,基于主要通勤問題路徑,高德智慧交通給出了為通勤需求過大的路段開通公交專用道及公交專線的建議,從而緩解擁堵。同時,改善地鐵站接駁等問題,減少私家車出行,從而改善停車問題。
實時感知流量數據,協同城市大腦停車數據,實行可變單行道路和可變轉向車道的智能關啟,高德地圖充分利用了依據互聯網小鎮交通流的潮汐特征,将擁堵延時指數下降達15%至30%,從而實現了道路資源動态的利用率最大化。
在杭州交警、住建部門與高德地圖等企業的攜手努力下,濱江區高峰擁堵指數下降至11%,事故警情下降32%。同時公交專線公交客流量突破整整40000人次。示範區交通事故警情由日均15.2起下降到10.4起,下降率高達31.7%,違停車輛從以往的每天最多1000輛下降至最低18輛。
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高德始終保持對交通行業、對科技創新的敬畏,緻力于打造安全綠色、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出行體系,實現改善交通治理、輔助政府決策的産品化能力提升,為建設“互聯網 市交通管理”提供助力和支持。
未來,高德地圖會融合更多的機器智能技術,不斷優化路網級的智慧決策能力,并完善系統平台,惠及交通管理和出行的各方面。
正如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甯所說,我們可以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每座城市的交通分析效率将超過90%,每一位一線執勤交警每天可少跑30分鐘,每一位上班族每天能多睡十分鐘,二次事故發生率将會降低20%以上。
此外,高德地圖也将在論壇上發布“道路作業車輛安全預警系統”,緻力于實現道路作業車輛與高德地圖的高效聯動,實現“端到端”的精準觸達。
該預警系統也做到了全程調度可視化,管理數據化。無論是作業車輛的工作時間、駕駛速度還是視頻圖像等各類資料,均可實時進行查詢和調用,為日常管理提供了簡單有效的手段。
未來,作業車輛護衛系統将探索更多功能,例如輔助駕駛、預警碰撞、車道偏離提醒功能等,立志為高速公路高危作業車輛構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