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兩撥千斤”這句話見之于清末的一片武學著作中,《太極拳論》大約是17世紀的中期。原話是“查四兩撥千斤之句 顯非力勝。”這篇文章相傳是一個叫王宗嶽的人寫的,但實際上這篇文章是由武禹襄拿出來,給楊露禅品評的。因此後世對這篇文章的作者都有争論。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隻讨論四兩撥千斤,這句出自這篇文章的名句。
今天大多數練武術者,多以招式或者拳法的豐富性為主。雖然大家也都知道勁路這個概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李小龍曾經在他的訓練中就強調過這樣一個觀念,沒有勁力的招式是毫無用處的。因此,我們很多人也都看過一些李小龍的截拳道訓練資料,在他的訓練資料中,有大量的力量訓練,柔韌度訓練,速度訓練。在李小龍的著作中,這些都是他對提高勁力的綜合訓練。
那麼勁力是什麼?和四兩撥千斤有什麼關系呢?
四兩撥千斤是一個,表面看充滿了量化單位,而本質上明顯帶有東方哲學色彩的語言。四兩和千斤雖然是數量單位,但是我們作為今天的人,完全有理由忽略數據,而把焦點集中在數據背後他所要表現的内涵上。四兩就是200克,而千斤我們都知道是500000克。這兩個數據之間的差距才是這句話的重點。他代表了兩個有着巨大差距的質量在進行對抗,而那個渺小的隻有200克的質量,卻能輕松撥動那巨大的500000克。這個驚人的結果說明了什麼?
這其實正是古人要告訴我們的事實,或者說古人希望用這樣的語言啟發我們去思考,什麼叫“四兩撥千斤”?怎麼才能做到?
“四兩撥千斤”就是一種發力方式,也就是李小龍所說的勁力。(但要說明,李小龍并沒有真正得到這種他所追求的勁力。這個問題另開文章讨論)
還是用李小龍做個例子,他在長島武術節時曾表演過寸拳,把人擊出數米,跌坐在椅子上。那麼他在打寸拳的時候有幾個特點,第一,拳頭的距離離對手很近。第二,身體的動作很小。并沒有像拳擊那樣的出拳動作。
第三,我們幾乎看不到李小龍的爆發力有多大?
但是我們卻能從被打者摔出去,并跌坐在椅子上的結果來反襯出,李小龍這一拳的威力。
就是典型的中國武術的特征。
他不會像拳擊或散打,攻擊時那樣虎虎生威。
它所有的威力都體現在結果上。甚至還有更極緻的表現,就是旁觀者,甚至都看不出效果的時候,而被打者可能已經崩潰了。
講這個例子是為了解釋勁力,盡力是一個目前還很難,用科學标準的語言來描述的東西。隻能說勁力就是一種不同于我們習慣的發力模式。但本質它仍然是屬于一種發力。這種發力有它自己的标準,技術要求,訓練要求。是一個在傳統武術界,幾百年上千年來口耳相傳的,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技術和技巧。
那麼“四兩撥千斤”這裡的數量單位,不要成為我們現代人理解古文時的執拗。四兩并不是真的200克,而千斤也不是真的500000克。在回顧一下李小龍的寸拳,那很像是,用500000克再打200克的效果。是不是?
一位專家曾經說過,表面看是四兩撥千斤,實際上是千斤打四兩!
那麼在解釋一下古人為什麼要說四兩撥千斤?這是古人的一種特有的表達方式,相信。在清朝的時候,現代科學,還沒有被被清朝接受并引入到中國。中國的文學語言,就是這樣的一種形容和比喻的語境。這種語言結構的束縛,是那個時代的古人無法跳脫的曆史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