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回歸和成長?書,真是個好東西;讀書,真是個好習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閱讀是一種回歸和成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閱讀是一種回歸和成長
書,真是個好東西;讀書,真是個好習慣。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豈止如此?人類所有的社會生活最終都會指向自己的内心,正如周國平先生的一本書名“靈魂隻能獨行”。于此,對我而言,如果非要為閱讀找一個理由,那麼無疑是“自由的名義”。
盧梭有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人生在世,确實如此,在一個環境中,你不可能肆無忌憚,恣意妄為。作為教師,我們也無時不在受各種約束。幸好,我們還有自己說了算的事情。魏書生老師說,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自己說了算。在我看來,這話不全對。我們當然可以自行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學,但必須按照課程标準和考試綱要的要求去做。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論也要符合教師的身份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在課堂上也是有限的自由。相比之下,閱讀更為自由。
其一,閱讀時空是自由的。
許多老師抱怨沒有時間閱讀,這純粹是借口。讀書是很私人的活動,隻要你願意,總會安排出時間。就我而言,習慣性地随身攜帶一本書,可謂“雲在青天書在手”,我喜歡這種感覺,樂享這種狀态。上班期間,工作忙完之後,可以閱讀;下了班,晚眠之前、晨起之後、飯前飯後可以閱讀;出發旅行,車上車站,可以閱讀;周末假日更是閱讀的好時光……如果我們如同歐陽修那樣充分利用“車上”“枕上”“馬上”去閱讀、思索,你會發現時間多得不得了。現在,信息科技日益發達,這也為我們時時閱讀、處處閱讀提供了便利。
其二,閱讀書目是自由的。
閱讀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圖書館、書店或者其他地方我們會邂逅一本好書,通過别人的介紹我們也會結識一本好書,通過微信、網絡等媒介我們也會直接或間接地了解一本好書……如果這本書恰好迎合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激發了自己的興趣,我們就會決定“拜讀”。反之,如果毫無興緻或者晦澀難懂,我們可以選擇放棄。這正是選擇書目的自由,不跟風,不忙進,一切隻為追随内心的湧動。這一年多來,我的閱讀書目是龐雜的,涵蓋了教育教學、人文社科、文學傳記、心理科學和專業領域等門類,大約讀了70多本。這些書目大多不在閱讀計劃之列。遇到了喜歡的書籍就去讀,如此而已,也不亦樂乎。
其三,閱讀方法是自由的。
閱讀不像學生做功課,也不像工廠生産産品,不必遵循既定的要求或者固化的模式去進行,怎麼閱讀完全取決于自己的習慣。就我而言,我喜歡在書中圈圈點點,偶爾也作些批注;對于有思想的書籍,喜歡摘錄抄記;對于印象深刻的書籍,喜歡寫讀後感;讀完一本書,在最後注明什麼時候讀完的第一遍,如果需要,再進行重讀;讀完一本書,我也會把書目記下來,看看自己一個月、一年認真讀了多少書……在閱讀方法方面,前人作了許多探索,比如諸葛亮的“觀其大略”讀書法,蘇東坡的“各個擊破”讀書法,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法等。閱讀有法、讀無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近一年多,我通過每天學一點蘇霍姆林斯基,逐漸總結出了教育理論著作分段讀書法——“一看二錄三悟四聯”四步讀書法。具體而言:“一看”即通覽全篇,了解内容;“二錄”即重讀篇章,抄錄重點;“三悟”即理解主旨,領悟思想;“四聯”即聯系實際,學以緻用。
其四,閱讀筆記是自由的。
周國平先生說,衡量一本書對于我的價值的标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麼,哪怕我想寫的東西表面上與它似乎全然無關。我完全贊同這個說法。讀一本書,我不看它是否暢銷,是否有人氣,如果能觸及我的靈魂,能激發我在博客上寫點文字,哪怕是抄錄一些内容,這也是我的收獲。寫什麼、怎麼寫都是自由的,重要的是想寫、能夠寫得出。一年多來,我寫了大約六十篇總計十萬餘字的讀書心得、随筆劄記、感悟體會。在寫的過程中,我不僅是和高尚的人探讨,更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内心對話。我想,經曆了這樣的過程,一個人的精神才會成長。這也印證了朱永新先生所說的“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的觀點。
教師是文化人,但并非所有教師都是知識分子——盡管教師都應該成為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應該具備怎麼樣的屬性呢?我想,從外而言,要擔當責任,履行使命,做到厚濟天下;就内而言,要思想自由,人格獨立,做到完善自身。以我個人有限的閱讀體悟而論,自由的閱讀是可以培養、造就獨立的人格的。當一個人的人格獨立,才能做到不人雲亦雲,不輕易改變自己,進而才有可能在所從事的領域作出一些努力,給周圍的人帶來一點便利與幸福。這樣的教師才可以稱為“知識分子”。
(作者郭鳳廣,文章原載于2016年2月22日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