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邊,正遇上西下的夕陽,
寬闊的海面,沐浴着一片金黃,
潮水一波一波地撲向岩石、海堤,
撞擊出水花飛濺,一浪高過一浪……
敬畏!臣服!面對這前仆後繼、吞沒一切的景象,
繼而感受:心中澎湃着同樣波瀾壯闊的力量……
夕陽越來越下沉,變得更紅、更大……
忽然感覺它比大海更古老,更恒久漫長……
刹那間,油然而生一種神奇的追尋欲望,(注1)
誇父逐日的悲壯升騰為參與、融合還有歡暢……(注2)
我從容不迫地下水,随着海浪的起伏,遊向前方……
夕陽一點一點下沉,既沉入海底,卻進入我胸膛……(注3)
2020年5月22日
(注1)這種追尋欲望,仔細品味、探究,總是終止于“誇父逐日”的遠古神話。我身上應該有誇父的基因。
(注2)關于“誇父逐日”典故,有多個版本。其中《山海經》版本是中性的:“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譯文:誇父奔跑着追逐太陽,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誇父就去北方尋找大湖。但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誇父丢棄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應該如何解讀“誇父逐日”的典故和神話?曆來有褒義和貶義兩種傾向。褒義是歌頌雄心壯志,貶義是批評自不量力。貶義評價,大概與列子有關。“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裡焉。(《列子·湯問》)第一句就是“誇父自不量力”。
(注3)應該如何诠釋這一偉大的神話?我的淺見:遠古的時候,先民的生存對太陽的依賴極大。一是熱量。太陽下山之後,溫度便急劇下降,給保溫帶來困難,盡管後來發明了去火,但溫差仍然很大。一是光明,太陽下山之後,能見度逐漸下降,黑夜限制了人類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先民自然會産生留住太陽的想象。古時候,人們還沒有地球的觀念,以為地是平的,太陽一定是到西方什麼地方去了,于是産生追尋的欲望和行動,誇父逐日,便是這種真實情況的反映。誇父逐日,是人類追求能量與光明的象征!如果說,誇父逐日是一個未完成意象,我通過自己的“自我催眠”的 “行動藝術”,完成了這個意象:落入胸膛……
詩完成于2019年6月。注解:2020年12月1日。
不可遏制的吸引 。
奮力追趕。拍于2020年11月。
2020年6月。
注意看,以上兩種照片是在同一個地方遊向夕陽,但落日的位置有變化。一個是從小島的右邊落下,一個是從小島的左邊落下。這裡是一個有趣的天文現象,即地球既在自轉,又在繞太陽公轉,形成了一個夾角造成的。季節不同,位置也有區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