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頸、肩、腰、膝、踝、肘關節特别怕風、怕冷,隻要受到寒涼,立馬就痛。去醫院,有醫生懷疑類風濕,但血沉、C反應蛋白和免疫學指标卻正常。還有醫生懷疑是骨關節炎,但影像學檢查卻未見異常。
既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又排除了骨關節炎,那關節疼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情況,如果你看中醫,那它的病名可能就是風濕寒性關節痛。
風濕寒性關節痛主要是風寒濕邪侵犯人體引起的,每個患者表現症狀不同,有的疼痛在局部,某部分肌肉或一兩個關節疼痛、酸脹、麻木,有的較重,全身多處肌肉和關節疼痛。這類疾病反複發作,很難消除症狀,并且還有不斷加重的趨勢:以前一兩個關節疼痛,後來變成兩個以上關節疼痛。
這類患者最大的特征是:疼痛部位有寒冷感,有患者描述就像有冷風一直在吹。比較嚴重的患者,即便在炎熱的三伏天,關節依然冷痛,甚至會穿棉襖、穿秋褲來禦寒止痛。
那這類病怎樣治療?
不少患者吃了很多藥,都不好,就連止痛一絕的非甾體抗炎藥都無法撼動它。
不過,簡單的熱敷卻能起到一些緩解作用。這是因為患者病變部位有“風寒濕三邪”,熱敷能夠活血化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治療風寒濕關節痛,醫生多通過兩個方面來考慮用藥。
一是使用散寒除濕、活血化瘀的藥
病有新舊之别,證有虛實之分。一般來說,患病時間短,風濕寒邪還停留在肌膚,人體的正氣未受損,屬實證,僅僅表現為關節肌肉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加重,頭身冷痛。
這類患者隻需服用有散寒除濕的藥物就可以,中醫常用馬錢子粉、土鼈蟲、麻黃、桂枝、細辛、生姜、附子、羌活、獨活、威靈仙等有祛風散寒濕之品入藥。
二是使用溫補元陽的藥物,标本兼顧
久病必虛,風濕寒邪深入筋骨經髓,不僅難以速除,還傷人陽氣,成本虛标實之證,患者不僅有肌肉關節酸冷疼痛,還有神疲體倦、短氣懶言這些陽虛症狀。
治療宜溫補元陽,标本兼顧。常用附子、肉桂、菟絲子、鹿角霜等溫補元陽之品,可增強患者的整體功能。若同時配以散寒除濕的藥物,可獲事半功倍之效。
有一些中藥也具備标本兼顧的效果,比如風寒濕引起腰痛、膝關節痛、小關節痛等可以服用腰痛甯,該藥含有馬錢子粉、麻黃、蒼術這些能散寒除濕藥材,也有川牛膝這類能滋補肝腎的藥材。
還可以用中藥泡腳和擦洗!
組方:當歸、防風、羌活各15克,加上寬筋藤50g,将其混合後打成粉劑,放入桶中,加入42度左右的溫水(水的高度為桶的1/2~2/3),充分溶解後,泡腳10到15分鐘。還可以用桶内藥液反複擦拭疼痛關節。
方中當歸補血活血,防風、羌活散寒止痛,寬筋藤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幾種藥合用,能益氣補血,祛風除濕,活血散寒,通絡止痛。
這個中藥方利用溫熱的藥液通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使藥物成分直透腠理,進入經脈血絡,讓藥力直達四肢,發揮其功效。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