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緻範圍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及陝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也是漢地的一部份。曆史上,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常璩在其作品《華陽國志》中,是這樣描述秦對巴蜀的“移民”:“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可以說,該政策對秦鞏固其政權“功不可沒”。
在公元前三一六年,秦滅掉巴蜀後,着手對巴蜀進行“改造”。
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和郡縣制并用,雖三立三殺蜀侯:王子通國、公子恽、公子绾,但是,巴蜀漢中三郡三十一縣在不到三十年間,擴大至四十一個縣。為進一步加強對蜀地的控制,秦便仿照鹹陽在當地修建了成都城、郫城和臨邛城。
其他史料中,還記載了江州(今重慶)城和阆中城的修築。這些城市中都修有高大的城牆,上有觀樓和射闌,下設糧倉,街道、府舍、市肆與民宅樣樣俱全,為秦提供了駐守和掌控此地政權的便利,同時,還促進了當地鹽鐵行業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盡管,派了軍隊,任命了官員,秦王朝的統治者依舊心裡不安,于公元前314年,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行動。如果,按一戶最少“三人”計算,這次“入蜀”的秦民人數,應不下于三萬人。目的地多是成都,也有不少人沿途“就地紮根”。
這次的行動,隻是一個開始,到了嬴政時代,“移民”依舊在繼續。
對于這些“移民”而言,這次的遷徙,等于是“永别故裡”,而對秦統治者而言,這隻是他們要“征服”天下的一個“舉措”而已。惟有當地的民衆都融入了秦,這才是真正的“融為一體”,而“移民”則可以加快這一進程。
另外,蜀地的開明王朝滅亡後,王朝後人及部族散落于西南各地,其中,王子安陽王帶着部将及其家屬三萬人,一路南遷來到交趾之地,自建安陽王國。再加上,戰争中傷亡人數不少,這些因素都導緻了蜀地人口的迅速下降。
秦王朝自然考慮到了這些因素,而“移民”則是快速補充人口的最佳選擇。上文提及的“實之”,就有“補充人口”之意。并且,就連大名鼎鼎的“呂不韋”,也成了其中一員。一個曾權傾一時的宰相,後被貶居蜀中,心中悲憤難平,最終,他在途中飲鸠自盡。
《漢書》記載“秦法,有罪,遷涉之于蜀漢。”“流放”成了一個獨特的懲罰罪人的刑罰。由相國、達官貴人、老百姓、犯人組成的,似乎是一支支近乎天方夜譚的隊伍,然而,對漢中至蜀地沿途的百姓來說,這早已不是一個希罕的景象了。
自公元前314年以來,這條蜀道上幾乎終日都可以看到這樣遷徙的隊伍,原本人煙稀少的蜀道,此時成了一條繁忙的交通要道。近年來,考古學上大量的“移民墓”被發現,證實了四川各地當時的“移民潮”。
并且,秦國統一六國後,為了瓦解六國當地的殘餘勢力,會将其中的富商大賈們遷往此地。這樣,既斷了他們“生事”的機會,又補充了蜀地的人口數量。而這些人,也并非不願意來到此地,與其留在故土整日被秦人“看着”,還不如,換個環境再謀發展。
在這些人中,擅長鑄造的,帶來了中原的鐵器鑄造技術以及農耕方法,極大改善和促進了當地的農業技術,推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客觀上,這些人也加速了該區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趙國的卓氏就是主動要求“進蜀”,《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 ...緻之臨邛,大喜,即鐵山鼓鑄...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拟于人君。”卓氏來到臨邛(今邛崃),見這裡山中産鐵礦,卻沒有人開采,大喜,立刻招人采礦,再讓人鑄鐵。
當時采礦,隻需繳給政府少許銀錢即可,于是,卓氏就成了當地的“大富豪”,生活之享受,不亞于“君王”。
史書還記載了另一位“大富商”——程鄭,魯國人,同樣靠挖鐵礦發家,比卓氏還有錢。當時,鐵器在當地并不普及,他們開礦冶煉,生産的各種鐵器,極受當地百姓的歡迎,自己也“富绛公室,豪過田文。”這裡的田文,就是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有門客三千。
漸漸的,這些“移民”就和當地人相處和諧,熟悉彼此的語言和文字。這時,秦國又開始了在當地推行“小篆”,進一步廢除巴蜀文化,讓巴蜀徹底和秦成為了一家人。
常璩還描述了這些“移民”發家緻富後的“奢華生活”,“故工商緻結驷連騎,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設太牢之廚膳,歸女有百兩之車,送葬必高墳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 ...”
對普通人而言,“遷涉”除了遠離故土外,生活上并不會出現太多的改變。而對于有“專長”的人來說,這倒成了一次機會,原來在家鄉難以施展拳腳,來到此地後,卻成了“專家”,生活質量也會立馬提升。
“移民”除了幫助當朝統治者維護政權之外,伴随它一起的是民俗文化及帶過去的文字,同樣對當地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自然,這也包括奢華之風,《華陽國志》就流露出作者對此的“批判”——“奢侈不期而至”。
參考資料:
【《漢書》、《秦朝蜀地百年移民潮》、《華陽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