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葛優躺”:網絡“喪文化”的姿勢反抗
“葛優躺”在2017年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入選為網絡十大用語,其原型則來自于葛優在1993年出演的電視劇《我愛我家》中的頹廢坐姿。由于“葛優躺”的意外走紅,社會上又衍生出了“北京癱”,其輕松的姿态給嚴肅的生存環境增添了些許愉悅和趣味,由此引發了青年們争相模仿和自嘲。
“葛優躺”被賦予新的文化意義并重新活躍起來,其實是社會轉型期青年狀态轉變的必然結果。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都市中,人們透支身體日夜忙碌,渴望能夠停下來休息。此時“葛優躺”己經不再是原始意義上的形象,而是被經曆了轉譯、解碼之後變成了一種幫助大衆進行自我表達的符号,被重新賦予了時代性的内容,反映了年輕一代在現代化工業社會中面對巨大生存壓力又不得不繼續苦熬的一種“躺着什麼都不想幹”的集體形象。它的背後關系到工業社會人們生存狀态的嚴肅問題。工業社會給人們的情緒表達帶來了諸多無形的心理壓力,為了緩解這種負擔,人們通常會把嚴肅的問題進行娛樂化解釋,這樣在心理接受上就能稍顯輕松,真相的殘酷就這樣被輕輕帶過。“葛優躺’、“北京癱”等無聲的身體姿态就是當下“90後”青年緩解壓力和焦慮的娛樂性心理慰藉。
二、“毒雞湯”:網絡“喪文化”的圖文拼貼
“青年亞文化的風格是一種社會符号式的隐喻,它不是憑空創造或想象出來的,它要借助于已有的物品體系和意義系統,通過對這些物品的挪用和對意義的篡改來實現”。網絡“喪文化”通過對耳熟能詳的心靈雞湯和人生哲學進行剪切和拼貼,其語言風格以自嘲來消解正統,以降格來反對崇高,在天賦層面上拒絕平庸,這與傳統的文化意識不太一緻,甚至有些背道而馳。
與所有的大衆文化産品相同,“心靈雞湯”的一般叙事邏輯都是通過一個故事來傳達美好的主體思想。心靈“毒雞湯”同樣傳達着人們如何理解自我、看待現實,但它不是以客觀的呈現現實為目的,而主要是抛開虛浮僞飾的句子,轉而把生活真實的本來面貌呈現給觀衆。如“别減肥了,你醜不僅是因為胖”和“你全力做到最好,還不如别人随便搞搞”等等,在聽慣了溫暖雞湯類的理論說教,己經失去了敏感度時,猛然切換到戲谑現實的頻道,往往會讓人感覺耳目一新。這也使得“毒雞湯”漸漸不再僅以“心靈雞湯”為模闆構建自己的反抗話語,而是有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思想方式,在活躍的網絡世界中也擁有了更多的受衆和話語權。
三、“佛系青年”:網絡“喪文化”的群體标簽
“佛系”一詞最早來源于日本某雜志上介紹的一種男性類别一一“佛系男子”。作為低欲望社會的典型公民,他們不願與任何人産生交集,傾向于尋找一種簡單的替代品來滿足自身需要。但“佛系”這個詞在中國網絡上的内涵與初創時有很大的不同,國内對于“佛系”的理解主要是指一種不較真、不焦躁、無欲無求卻又無可奈何的生活态度,好似一副看透世間冷暖,活出生命真谛的心态,而且更多的時候是以調侃和自嘲的口吻來給自己貼上“佛系”的标簽。它與宗教性質的佛教沒有直接的關系,隻是借用了被娛樂化理解的碎片化的佛教哲學,表達自己與世無争的生活态度。
“佛系”概念一出,就在網絡上迅速引起熱議,青年網友紛紛表示在“佛系”态度中看到了自己。自稱為“佛系員工”的職場青年,他們工作時長期處在暴躁的邊緣,卻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本性,不悲不喜,不怒不慎:聲稱自己是“佛系少女”的年輕女性群體則是表達自己看淡愛情和無所謂的生活态度。還有“佛系健身”、“佛系打車”、“佛系考研”等等組合,基本涵蓋了生活的所有場景。“佛系青年”作為網絡“喪文化”的一種呈現樣态,看似一切随緣,實則是用娛樂化的表達方式和刻奇的手法來表現當下青年的無奈和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