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你想知道的育兒幹貨這都有
很多家長詢問,寶寶脾氣特别大,不知道該怎麼辦。
“吃奶必須馬上給,一分鐘都不能等,不及時給就哭,哭到背氣”
“平時有什麼不順着他的事就發脾氣,大聲尖叫,還亂打人”
“自己玩玩具,玩得好好的,突然就急起來,摔玩具”
我們都希望寶寶能夠養成好性格,可是這方面的問題,小編也很難給大家專業建議,畢竟小編自己家裡也有個“一言不合就坐地炮”的小妞。心好累。
所以,我們今天就請專業人士來跟大家交流交流,“寶寶脾氣大怎麼辦”這個話題。
當當當當,有請育學園測評中心的彭老師~~~
彭勤露
育學園教育中心内容與研發經理參與育學園兒童成長測評系統的研發。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國際與比較教育學碩士;澳大利亞積極教養課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簡 稱 Triple P 課程)認證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多年早期教育從業及家庭教育産品研發經驗
01寶寶發脾氣,先看看是什麼原因發脾氣是一種表達情緒和訴求的方式,也是一種溝通交流的手段,所以家長看到寶寶發脾氣先别着急,先了解他為什麼發脾氣。
通常來說,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可歸結為兩大類: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
生理原因家長都比較熟悉,寶寶困了、餓了、要大小便了,或者生病不舒服,需要安撫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發脾氣。
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更多了,比如:
寶寶搭積木總是搭不好,玩着玩着自己就急了。這是因為他産生了挫敗感;
寶寶叫了好幾次,媽媽都口頭答應等一下等一會兒,眼睛卻不離開手機,寶寶可能就會尖叫、扔東西。這是因為他需要引起家長的關注;
寶寶想要某個玩具,家長不給買,寶寶就撒潑打滾。這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
寶寶做了自己知道不對的事請,沒等你質問,先哭鬧一番。這是因為他害怕受罰,想逃避責任,以哭鬧來轉移家長的注意力。
家長誇别的小朋友乖、漂亮,寶寶馬上就不高興了。這是他在用發脾氣的方式和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對抗,表現自己的“内心鬥争”。
02家長如何對待寶寶的“脾氣”生理方面的需求,家長應在第一時間滿足,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而随着寶寶長大,作息逐漸形成規律,因為生理原因發脾氣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這時,家長就應該将關注點轉向心理層面的成長,對寶寶的“脾氣”進行相應疏導。
首先,等待寶寶自己冷靜下來。在寶寶發脾氣的當下,無論是正常要求還是無理取鬧,家長都應該及時給出回應,告訴他“我知道你不高興,你想要發洩,我們可以等你發洩好了再來說”,然後等寶寶自己冷靜下來,傾聽他的想法。
其次,别讓寶寶用發脾氣達成目的。家長的等待和傾聽并不意味着一味順從寶寶的要求。不同意給寶寶買的東西,哭鬧過後平靜下來,不能買還是不能買,寶寶依然要面對“自己的需求不能滿足”的結果。無原則溺愛,要什麼買什麼,容易造成寶寶對物品強烈的占有欲。
第三,建立規則,全家共同遵守。規則是對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具體規定,家長要求寶寶的事,自己要做到。要求吃飯不能看電視,那麼你自己也不能邊吃邊看電視或者玩手機。而且,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教育态度應該統一,不要一方管教,一方袒護。不然寶寶覺得有了“保護傘”,更容易以發脾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最後,家長要正确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情緒高漲和情緒低落的時候。家長遇到不開心的事,要學會調節自己,不要當着寶寶表現出來,不然也會給寶寶造成強烈的影響。
03好繪本養成好性格,推薦親子閱讀繪本在這裡給家長推薦幾本繪本。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結合寶寶的生活,引導寶寶在生氣時,進行自我疏導,通過更合理的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不同之處在于描繪的具體方式和繪畫風格都很不一樣。家長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和寶寶一起閱讀。
《我不想生氣》
這本适合年齡較小的寶寶。寶寶年紀小,還不能清楚認識自己的情緒,也不會表達,這本書通過小兔子的形象表達了幼兒所面臨的生氣的情境,體驗生氣的情緒,并學着釋放自己的“氣”。
“我好生氣,根本不是我的錯,可偏偏怪到我的頭上。”
“當我生氣的時候,我想使勁叫,使勁踢,使勁跺……跺得地球都發抖。”
比較特别的是,“植絨”的制作工藝使小兔子摸上去毛茸茸的,這一點也深得寶寶喜愛。
《生氣湯》
這是一本非常有創意的繪本。小男孩霍斯很不高興,他帶着一肚子怨氣回家。霍斯的媽媽知道怎麼處理這一肚子的怨氣——就是煮一鍋生氣湯!
這種處理方式瘋狂、有趣,也非常有效。這個故事不僅教孩子釋放情緒,其實也是教育家長,不應該抑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找到适合的辦法,教孩子學會自我疏導。
《菲菲生氣了》
這個故事的重心與特色,是将情緒狀态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呈現出來。故事中的菲菲從生氣,到宣洩,再到漸漸緩和,最終恢複平靜的過程,隻有很少的文字,卻能通過細膩的描畫,讓孩子産生貼切的感受。
閱讀這些繪本時,家長可以引導寶寶說一說自己什麼時候會有生氣的感覺,生氣的時候希望怎樣做,慢慢找到自己家庭中處理情緒的方法。
每個寶寶都會有生氣的情緒,也應該有自己釋放情緒、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隻有當我們充分體驗情緒,又不被情緒所左右的時候,才能真正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态度。這是寶寶和家長都必須經曆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