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援》海報。
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辛芷蕾、王彥霖等領銜主演,取材自海上救援隊真實故事的影片《緊急救援》于12月18日上映,至截稿時,票房已破億。
“林超賢的每一步都是越來越辛苦,越來越投入自我挑戰,他完全可以拍些輕松的,但是他就是要去嘗試沒拍過的。”《緊急救援》以後,這個說法成為所有人對林超賢的評價。曾以《紅海行動》(36.5億)的超高票房拿下2018年春節檔單片票房冠軍的林超賢,這次他帶來的是華語影壇從未有人拍過的海上救援題材,該片籌備了5年,耗資7億,這位“魔鬼教練”找來和他有三次合作經驗的“拼命三郎”彭于晏,将拼勁和投資再次放大。“電影上映了,坦白說也很緊張,當然做到了這個程度也會希望有好的票房回報。票房一定程度上還是代表着觀衆喜歡,自己和觀衆分享的東西,你肯定希望他們能感受到。但如果有人沒有感覺,有人不喜歡這也是肯定的,如果人人都喜歡的話,那真的太不得了了。(笑)”
【背景】
鮮為人知的英雄群體中國救撈
中國救撈隊伍的建設,最初可以追溯到1951年。作為中國唯一一支國家海上專業救助打撈力量,中國救撈承擔着對中國水域發生的海上事故的應急反應、人命救助、船舶和财産救助、沉船沉物打撈、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對海上運輸和海上資源開發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項使命,同時也代表着中國政府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和海運雙邊協定的義務。鑒于救撈隊員的工作與普通民衆的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很多人并不了解這支秉持“把生的希望送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理念的隊伍在工作中面對的風險和做出的貢獻,甚至都并不知道這支默默保護着民衆生命和财産安全的隊伍的存在。
中國救撈系統的資料。
【揭秘】
林超賢五年前就想嘗試海上救援題材
追溯起來,林超賢最初接觸到海上救撈的題材是在五年以前,那時候的他還沒有拍攝《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當時,有人給林超賢看了一段救撈人員在海上救助遇險人員的真實視頻片段,短短幾分鐘的影像就深深打動了他:“我自己是拍電影的,第一次發現電影中看到的大風大浪都是真實存在的,救撈人員面對強大的自然力量,随時都可能獻出生命,我很欽佩、也很震撼。”林超賢稱,從那時起《緊急救援》的故事題材就已經烙印在他心裡,但是他沒有想出來該怎麼去拍,盡管當時不具備拍攝條件,林超賢還是不放棄對這個題材的創作思索,一邊尋找合适的創作方法,一邊在工作中積累經驗,五年後,時機成熟。外界習慣把《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和《緊急救援》歸為行動三部曲,在林超賢看來這隻是一個巧合,“《緊急救援》是最早的,但是如果想不到該怎麼拍我不會拍,如果要說是一個類型的話,《湄公河行動》确實是我比較拿手的、算成熟的,它基本上是一個警匪片。但《紅海行動》的規模和投入就不是一部普通的現代戰争片,至于這次到了海上,是我更沒有嘗試過的類型,所以拍起來很激動。”
《緊急救援》劇照。
相比《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緊急救援》中的主人公救援隊員并不是來自部隊的戰士,他們實際距離普通人更近,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生活的普通人,這次林超賢更注重人性的表達,他希望用更有戲劇張力的情節和人物關系,讓觀衆了解更多關于救撈隊員工作的信息,也讓人看到鮮活、立體的無名英雄,“他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平常,你會感受到更多的英雄感、并獲得更大的勇氣。如果你愛看我林超賢的戲,這次的感覺隻會多不會少,但這次多了很多新的溫暖在裡面。”
堅持實拍零替身上陣,林超賢從“魔鬼”升級“禽獸”
《緊急救援》劇組使用的很多大型機具,由于現場組合困難、且需要多架機器聯合運作,通常隻在鐵路橋梁建設搶修的過程中才會用到,一般電影會選擇CG來制作,偏偏林超賢導演選擇實拍。“我拍電影一直是從‘真’這個理念出發,”林超賢表示:“雖然大家都說電影是運用鏡頭的剪接以假亂真的東西,但我覺得,演員在電影中給出的反應是因為有些事情他們真的感受到、或真的無法預料,才會有真的質感。”片中所有的戲,都是演員經過長時間,充分訓練後親自上場,沒有替身幫忙。“導演想要拍出最真實的狀況,所以在現場我們都是實拍,火是真的,水是真的,水下下潛的深度也會盡量維持在和真實一樣的情況。”因為導演在拍攝前訓練和實際拍攝中對演員的要求極高,和他第四次合作的彭于晏甚至開玩笑地送了林超賢一個“魔鬼林”的稱号,林超賢調侃,這次還有不少演員給我升級,說我是“禽獸林”。
林超賢與彭于晏在《緊急救援》拍攝現場。
四場重頭動作戲全部保留不想留遺憾
《緊急救援》的出品方斥資超過7億元打造影片,電影的籌備過程長達5年,拍攝曆時123天,這也是華語電影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上拍攝。電影的情節特别設計了四場重磅動作戲,其中每一場的規模和難度單獨拿出來,都差不多相當于制作一部中等體量的災難電影。因為動作場景對拍攝要求極高、實現難度極大,對于這四場戲是否都要保留,林超賢也曾有過糾結:“一般的電影可能比較多的是以一個事件或者最多兩個事件來作為動作的基礎,保留四場戲确實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四場重頭戲,放棄哪一場林超賢都非常不舍得,更何況海上救援本來就不是孤立的個案、而是持續性的工作,如果隻放兩場動作戲,整部電影的節奏也會受到影響,思量再三他決定将四場動作戲全部保留:“海上救援這個題材我應該不會再拍第二次了,唯一的這次機會,我希望能夠做得極至一點。”
【花絮】
水戲與《泰坦尼克号》同一水池拍攝
“水戲”是電影拍攝中最難拍好的一種類型。為此,劇組不惜千裡迢迢,專程轉戰墨西哥巴哈片場進行水上部分的拍攝,巴哈片場最初是1996年為了拍攝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而建造的,此後的《珍珠港》也是在這裡拍攝制作。巴哈片場内有多個蓄水池和舞台,其中最大的一号蓄水池,可容納大約64萬立方米的水量,僅将其注滿單次就要花約54個小時。而其最特别的一點在于,當一号蓄水池被注滿後,水位将與海平線齊平,因此視覺感觀上,蓄水池與海洋無縫銜接,而《緊急救援》的拍攝,也讓巴哈片場在時隔多年之後,難得地再度開啟全部蓄水池和設備。
《緊急救援》劇照。
購置退役空客飛機實拍墜海
為增加拍攝電影中客機墜海場景的可看性和真實感,劇組更是專門購置了一架退役的空客320飛機。僅是将其從拉斯韋加斯運送至巴哈片場就要克服重重困難。空客320是一種大型客機,運送過程中劇組必須切掉機翼并且拆除機尾。即便如此,為了能夠放下機身的主要結構,整個運輸拖車的長度也要被加長到驚人的135英尺(約41米)。在飛機運送至巴哈後,劇組又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将其重新組裝起來,才開始在蓄水池内進行飛機墜海的實際拍攝。
挑戰激流戲成最大難題
《緊急救援》的每一個動作場景,都對各個制作部門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僅以一場激流戲為例,為了表現出運油車路遇地震滾落激流、駕駛員被困駕駛室的情景。一方面,特效制作需要讓背景移動起來,從而讓河流看起來是在移動的;另一方面,也要完成對車輛駕駛室從懸崖上方翻落、并在激流中不斷颠簸沉浮的模拟。攝影指導鮑德熹說:“那個景要有很大的水流去沖擊,也要有一定傾斜的角度,我可以大膽猜測這是中國電影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緊急救援》劇照。
彭于晏殺青時慶祝“脫離禽獸”
彭于晏與林超賢水底慶祝《緊急救援》殺青。
《緊急救援》給觀衆的熟悉來自演員搭配,此次新片是繼《激戰》《破風》《湄公河行動》後,林超賢與彭于晏的第四次合作。彭于晏也坦言拍攝林超賢導演的戲,總覺得有一股勁,而且《緊急救援》是最難的一場戲,和導演每次合作都會有收獲,屬于痛并快樂着,願意被導演“折磨”,林超賢則表示每次看到不同氣質的彭于晏,他會覺得他可以嘗試新的角色了,并開玩笑說“是我總帶給他驚喜”。這次,林導也在《緊急救援》中再次展現了自己“魔鬼”的一面:飾演救援隊員的演員們需要上山下海,完成各種危險中的救援任務,彭于晏直言這次是自己拍攝難度最高危險最大的一次。而林超賢本人也坦言,此次拍攝是有關勇氣的修行,主要目标是克服恐懼,據說,電影殺青時彭于晏深潛開香槟慶祝自己“逃脫禽獸”,更慶祝這部巨作的拍攝完成。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吳興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