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應該對風向加以高度關注。有時明知塘中有魚,可就是不上鈎。分析其原因,既不是水中缺氧,也不是水溫偏低,而且水色很好,水中還有水草法,可是為什麼釣不到魚呢?風力對魚的活動和攝食,存在直接的影響。刮風天氣,風吹動水面,水體上下産生對流,水中溶氧量增加,魚兒感覺舒服, 顯得異常活躍,食欲好,吃餌勤。
風力不能太大,以3級左右為最佳。魚諺有雲:和風細雨,魚兒歡喜,如果風力很大,必然是風浪拍岸、波濤洶湧,不僅難以觀察魚訊反應,而且這時的魚,由于感到不适和驚慌, 大都伏于水底不動,無心覓食。在南方,風力達到4級,已難進行垂釣,但在北方,5級以下的風,并不影響釣魚,再大就不行了。
當然,風絲皆無的天氣,水面平靜如鏡,也不利于垂釣。 因為一點風沒有。空氣難以對流,水中溶氧不足,魚兒或者潛伏水底懶得遊動,或者由于憋悶難忍而紛紛浮出水面張嘴吸氧,根本無食欲。
風向對魚類的活動與攝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常刮東風、東南風、東北風,日夜均有利于垂釣。一般而言,春季刮東風、東南風,往往帶來喜雨,既有微風,又有霏霏細雨,魚兒歡騰活躍,食欲也好;夏季刮東風、東南風,空氣濕潤,人有舒适感,魚也同樣感到舒适,異常活躍,很愛吃餌;秋季是多風季節,刮東風和東南風時,水溫适宜,魚兒吃鈎率高,刮南風和西南風也可以;冬季刮南風和西南風,氣溫較高,對促進魚兒活動有利。
不利于色兒活動與覓食的風向,是春、夏季的西南風。特别是夏季刮西南風,氣溫高,又燥又熱,不僅人感到燥熱,水中的魚兒也感覺不舒服,不愛活動,食欲也差勁,大多潛藏于水底或水草隐蔽處,懶得動彈。秋天刮西風、北風和西北風,說明大氣變冷,對垂釣也是不利的。
尤其是立冬前後的早晚溫差,處于季節轉換之際,有時候能達到10攝氏度。而魚又是冷血動物,自身不能産生熱量,隻能用自身的脂肪來抵抗寒冷,所以趨溫的習性就比較突出,這也是為什麼在冷天的時候魚兒都習慣到深水區躲藏的原因。但是溫度變化是一直存在的,晝夜溫度不同,水層溫度不同,季節變化不同,甚至不同的時段也有不同的溫度變化。那麼要怎樣判斷天氣是否适合出釣呢?注意觀察這4點就可以了。
1,看夜間溫差,所謂的夜間溫差一般說的是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這個時間段的溫度差異。如果當天溫度差異大于5度,還是乖乖的待在家裡吧。十有八九都會空手回家。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水邊溜一圈,發現釣友們的浮漂都是定海神針,平常比較渾濁的水都變得很清澈了。這就是溫差過大,魚兒都躲在深水區不動的緣故。遇到夜間溫差大,第二天也照樣沒什麼口,因為魚還适應過來。
2,看前後兩天的最低溫度差,比如說昨天最低氣溫是10度,今天是5度,氣溫突然低了5度,那我勸你不要出門了,十有八九浮漂會是定海神針,冷冷的在水邊一個口都沒有,想象一下多凄涼。如果昨天是10度,今天是12度,那麼溫度有小幅度上升,就是個出釣的好日子,魚口會比較活躍。
3,看晝夜溫差,晝夜溫差是一個特别關鍵的指标,它反映了一天最熱的時間段和最冷的時間段的溫度差異。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大,魚就越難釣,空軍幾率也更大。比如說晚上溫度隻有5度,但是白天溫度卻有15度,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面溫度快速上升,和水底溫度形成明顯的差異,魚兒都上浮取暖了還怎麼釣魚。晝夜溫差小,才是出門釣魚的好日子,如果在5攝氏度以下,那就更好了。
4,看時間段的溫差,雖然立冬後魚就比較難釣了,但是仍然有兩個魚口比較活躍的天氣。一個就是降溫前的氣壓平穩期,另一個就是溫度到達最低後氣溫緩慢上升時。比如說陰天又有點小雨,這些數據在天氣預報軟件上都有,仔細留意就好啦。
所以,綜合以上幾個條件來看,并不是說今天外頭陽光明媚就一定能有好的漁獲的。尤其是現在溫度變化大的時候,也許我們在岸上感覺到很舒适,水裡的魚兒卻冷得發抖,要不就是在深水不動,要不就是上浮取暖,都很難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