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對社會風氣的作用?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媛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民俗對社會風氣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民俗對社會風氣的作用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媛莉
德育不僅關系到個體,也影響全民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文明的續斷。可以說,德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四川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專著),對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儀式之于現代德育的價值及應用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作者鄭富興在書裡談到,在古代社會裡,德育是一種生活化的教育形式,它以家庭和社會為主要場所或教育力量。積久成習的生活方式産生了習俗,所以可以說,古代德育其實是在習俗中存在并以習俗為載體的“習俗性德育”,或叫“習慣性德育”。
“社會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優良德育,如誠實、守信、勤奮等,古代與現代并沒有多大的區别。”這說明,現代社會依然可以從古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即傳統的習俗中實現思想、品德等教育傳承——換言之,傳統習俗和儀式對現代社會的德育工作依然有巨大參考和借鑒意義。
為此,本文特選取該項研究成果中的部分内容,探讨如何發揮傳統習俗、儀式在現代社會德育實踐中的作用。
1
利用公共空間補充以傳統家庭為中心
的習俗儀式活動模式
公共空間是公民學習的重要場所,人們在公共空間開展傳統習俗、儀式等活動的過程,也是集體文化認同培育,和加固文化記憶的過程
中國傳統社會有個典型的特征,主要通過家族家庭來構築社會結構,傳統習俗、儀式等活動大多數也是以家族家庭為單位展開。尤其是倫理方面,如誕生、婚嫁、喪葬等人生禮儀民俗,傳統節慶日儀式之類。所以傳統民俗、儀式的傳承和德育影響,主要在以家族家庭為主的社會結構中進行。
然而,随着中國城鄉家庭結構的變化,傳統民俗、儀式的“生存環境”也變得空前脆弱。鄭富興說:“今天的中國家庭,代際之間常處于異地相隔的狀态,家庭規模越來越小型化,小家庭式樣越來越多樣化。”這導緻中國家庭傳承傳統習俗、儀式的作用和意識逐漸弱化。特别是在現代農村,最核心的家庭生活等都在逐漸被日益疏落的人口狀況所改變。
家庭結構的變遷使得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習俗、儀式及其影響力逐漸式微。鄭富興注意到,人們越來越難像傳統社會那樣,堅持在血緣共同體範圍内參與節慶活動了,過去會有的儀式或程序也可能因為“主角”越來越少而不再進行,于是“年味淡了”“沒有過節的感覺”之類的感慨頻生。
《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的研究認為,要恢複到傳統社會那樣的環境比較困難,建議利用公共空間開展節慶日等習俗、儀式活動,補充以傳統家族家庭為中心的模式。也就是說,在傳統習俗、儀式發揮德育功能方面,可以用公共結構補充家族結構,運用公共空間複興傳統習俗、儀式的社會影響力和德育功能。
囿于學術研究的範疇,《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尚沒有對公共空間的構建方式,以及運用方式等提出具體的建議。但該研究成果對“公共空間”進行了進一步深入解讀,認為公共空間的構建和使用有兩個基本要求,第一是平等的開放性,第二是強調文化氛圍。
《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認為“公共空間”的含義有兩層:第一是指物理空間,第二是文化空間。傳承習俗、儀式,開展節慶活動等不能脫離物理空間,這是前者依賴物化形态的“道具”,如古建築是舉行傳統民俗節日的最佳載體。除此之外,那些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使用的空間,都可以是傳統習俗、儀式傳承的公共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公共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以及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博物館等。甚至是延伸到虛拟網絡中的論壇、社交軟件、聊天群等人們進行溝通、對話、交流和表達的公共平台,也可以視作一種公共空間。
也就是說,要成為社會德育的場所,公共空間必須是人人可以自由平等出入的地方,是對所有公衆開放的。“個體通過參與空間裡的公共活動,逐漸習得這一空間的規則,成為這一群體中的成員。公共空間裡的學習把人與外在的社會聯系起來,個人逐漸成為公共空間活動的主體。這一過程也是營造或維持社會公共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公共空間是公民學習的重要場所。”
再說文化空間。根據鄭富興的研究,人們在公共空間開展傳統習俗、儀式等活動的過程,也是集體文化認同培育和加固文化記憶的過程。可以說,社會德育習得的過程同時是文化空間建構的過程。而文化空間的氛圍對空間裡的人,有重要的潛移默化的暗示影響。比如有國内學者做過的一項關于雅典戲劇與公民教化的研究揭示:在廣場、花園、露台劇院、運動場等的戲劇表演類活動,讓人們逐漸獲得一種集體的認同感和對雅典城市作為城邦中心的歸屬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公民的自我覺醒意識和愛國情操。在這個邏輯下,公共空間的文化氛圍是重中之重。
2
傳統習俗儀式資源開發要堅持
“公衆性”和“人文性”
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開發主體要重視專家和民衆,尤其是作為當事人的民衆,要着力于人文需要,而不是經濟牟利
公共空間的構建指向“載體”,算得上傳統習俗、儀式發揮現代社會德育功能須做的第一步;接下來需要關注的重點則是“内容”——就是《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讨論的:在現代社會德育實踐中時,能在公共空間中發揮正面德育作用的傳統習俗、儀式,如何開發運用。
鄭富興認為當前部分地方存在一個現象,在社會層面,許多傳統習俗、儀式的開發活動,其主體大都是政府和資本的力量。以某些地方的傳統節日為例,不再是當地民衆共同參與的儀式或活動,節日不光脫離傳統的地理空間在任意地點舉行,也可以打破節日傳統時間的固定性而多次、反複地展演,“過節”不是當地人的生活,而成了掙錢的“表演”。這種犧牲文化換取物質的“變味”作法,皆因傳統習俗、儀式的開發抛棄了當地民衆。
因而,确定“誰是主體”是傳統習俗、儀式德育資源開發的首要問題。鄭富興認為美國的公衆民俗學活動經驗值得借鑒,即采取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多主體機制,由民間組織尤其是學者們形成的民間組織來協調政府、市場與民衆的關系。他介紹,美國公衆民俗學活動的運作,是那些主要在藝術委員會、有關曆史的社團組織、圖書館、博物館、非營利性民間藝術或民俗團體等機構工作的民俗學者,通過博物館展覽、對民俗進行立檔和編目、制作民俗音像産品、策劃和主持節目等,組織與傳統習俗、儀式有關的節日活動。
從主體來看,美國公衆民俗學活動有專家、舉辦者和民衆一起參與,強調公共性。《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研究認為,“公衆性”或“公共意識”是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開發的第一個重要标準。
進一步可解釋為,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開發主體要重視專家和民衆,尤其是作為當事人的民衆。首先因為民衆的生産生活是習俗、儀式得以産生和存在的依附,習俗之所以成為習俗,是它成為了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習慣或生活方式。其次,傳統習俗、儀式德育資源的挖掘和運用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教育的過程。民衆如果作為開發主體,便能獲得更多動态的、本真的文化接觸,以及社會情境認知機會等,有益于德育教育。
《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針對“公衆性”提了兩點建議:一方面政府要積極梳理傳統習俗、儀式的資源,并利用博物館、圖書館等社會教育機構加以保存,方便社會民衆學習和使用;另一方面,政府應支持學者、民衆、社區等力量一起,成立社區傳統習俗、儀式等文化資源開發中心,負責籌備、組織與開展節慶等活動,形成協力合作的社會教育模式。
《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還提出了傳統習俗、儀式教育開發的第二個重要标準:“人文性”或“人文關懷”。書中引用美國教育學者赫欽斯的話稱,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國家繁榮”,而應該是使每個人的人性日益完善,使每個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從社會德育的層面來看,傳統習俗、儀式也是要着力于人文需要,而不是經濟牟利。
實現“人文關懷”就是去工具化。這裡的“工具化”是指當前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存在的商業化、形式化走樣,“比如當地沒有傳統習俗、儀式的資源,就建造一個他文化的傳統習俗、儀式的模仿園地。”鄭富興說,不考慮民衆對傳統習俗、儀式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聯系,而把它們作為牟利的工具;不把傳統習俗、儀式與日常生活的倫理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聯系起來,而隻是當作一種知識來學習,都可能陷入“工具化”。
具體而言,《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認為“人文性”的實現要依據生活方式的民主原則,就是一種聯合生活的方式,共同交流經驗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開發通過足夠開放的機制和平台,讓社區、村落所有主體自由平等的交流和無障礙的溝通。
訪談
對話作者——
傳統習俗教育是為了在全球化時代認識自己的獨特性
《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的亮點是把研究的目光從作為精英文化的文本典籍,轉向了作為民間文化的日常行為,關注社會日常生活中運行的德育。書中關于“傳統習俗、儀式”“現代德育”等關鍵詞的内涵闡釋,既奠定了該項研究開展的基石,同時也是研究成果的價值所在。近日記者對話其作者鄭富興,更進一步了解這項社科成果的意義。
記者:什麼是傳統習俗、儀式?
鄭富興:《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對習俗的定義為:習俗是一個民族或一定地域的人們相沿積久成習的、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對儀式的定義是:一種表達某一特定意義的結構化和程式化的行為。“傳統習俗”與“傳統儀式”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互換使用的概念,因為傳統習俗作為社會風俗習慣大都是通過儀式行為和儀式過程表現出來,必然包含儀式因素。
每個國家、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這就是文化特質。傳統習俗、儀式是這一文化特質的内容。生活在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人,也都有自己獨特的自我标簽,這是自我認同。傳統習俗、儀式往往是這一自我認同的根源之一。
傳統習俗、儀式成為個體成長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重要途徑。
記者: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有什麼關聯?
鄭富興:古代德育大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參與、觀察人生禮儀、歲時節日、生産習俗等習俗、儀式時,踐行并習得所在社群的行為模式與規範,以及了解人生和生活的意義、責任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比如參加子女為老人辦的喪葬儀式時,吸收到這些儀式表達的是對父母的感恩和孝心,參與儀式的過程就是接受孝道教育的過程。傳統習俗、儀式是一種“習慣培養”的重要德育模式,稱之為“習俗型德育”。這一德育類型在現代社會裡仍然存在,是德育的重要途徑。
記者:将傳統習俗、儀式融于現代德育教育,價值何在?
鄭富興:傳統習俗、儀式對于現代人的生活的本真意義在于豐富自己,在現代化、全球化時代獲得一種反思與認識自己獨特性的視角,能夠自主規劃、過上自己内心贊同的生活。基于此,傳統習俗、儀式的現代德育價值,在于通過傳統習俗、儀式幫助社會民衆反思自己當下的、所謂現代的日常生活,在過去與現在的對比、連續中獲得新的領悟,汲取再造重生與繼續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強調傳統習俗、儀式的教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一種自我的再生創造,為了更好地生活與為了更好的人生。
趣談
農村習俗的當代價值
農村習俗既屬于傳統習俗,又屬于民俗文化。鄭富興在研究中觀察到,一些習以為常的農村習俗,蘊含的德育資源長期潛移默化地發揮着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作用,不但指導着鄉村的日常生活,而且塑造了村民自身的優良品格。
民俗學界認為,農村習俗、儀式對于維持村落穩定和諧運轉,以及傳承支持村民行為邏輯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無處不在,譬如四川的“九大碗”、知客師等。
“九大碗”中的習得
四川的“九大碗”,不同地方叫作“壩壩宴”“酒碗”“九鬥碗”“田席”等。盡管不同地域的菜品有區别,“三蒸九扣”的具體内容不相同,但蒸肉、燒白、扣肉之類的“固定班底”,是“九大碗”的标配,也是支撐宴席“儀式感”的主要實物。
當然,作為典型的民間習俗,“九大碗”的儀式感絕不隻是食物本身,而與它的興辦背景息息相關——“九大碗”在婚喪嫁娶、遷居病愈等人生禮儀節點舉行,是一個村落集體性的公共儀式。
學者朱俊波對泸縣垣山村的“九大碗”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結論:盡管家鄉的生産隊很小,各家各戶散落在丘陵中,被山田阻隔,但鄰裡間的親善與緊密,卻因為“九大碗”得到了很好的維系。朱俊波認為,通過參加“九大碗”,村民互惠互助,建立起穩定的人情往來,對秩序構建、村落共同體的維系起着重要作用。
“九大碗”的公共性尤為突出,是凝聚個體與群體,家庭與社區、村落的公共活動。具體來說,“九大碗”一般在村落中興辦,其籌備、制作、服務、善後都由村民集體完成,參加宴席的主要人員也是村民。如成都新津的一位市民羅玖雲感言,“小時候家鄉辦九大碗都是自給自足,自家養的肥豬和種的菜就是主要食材,然後從鄰居家裡借用桌椅碗筷。除了主人家自己動手掌勺,也會有很多鄰居幫忙。”
“九大碗”不止維系着熟人社會的交往秩序、聯結着村落内部的情感,對個人德育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在儀禮的規範和宴席的規範中,滲透着尊老愛幼、親善鄰裡等倫理道德。網友王道遠分享童年的鄉村生活說:“吃‘九大碗’是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爸媽隻要告訴我第二天要去參加紅白喜事,頭天晚上總是興奮地睡不着。”而這位當事人會接受到的教育是,“爸媽夾哪一道菜,小朋友就跟着夾哪一道菜,這是出門前父母就在家教好的規矩。不允許小朋友拿着筷子亂夾菜。”還有入桌時的規矩,“上位”是屬于長輩的。甚至在家長對孩子的“警告”中,也有遵守規則的倫理要求:“你要是不聽話,下次就不帶你去吃‘九大碗’了”。
知客師的知禮守禮
鄭富興談到,做《傳統習俗、儀式與現代德育》的田野調查時,在四川阆中遇到了知客師張仕泉。知客師是農村中雇主家操辦紅白喜事時所請的司儀主持人,他們是整個禮儀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代表主家發号施令,全盤操持各種大小事務,主持儀式,傳承當地古老的鄉村禮儀活動。
鄭富興去觀摩了一場由張仕泉參加的當地一位已故老人的葬禮,儀式全由張仕泉組織流程,并擔當司儀。張仕泉要做的事包括,與主家商量喪宴花費的大概預算,然後列出采購清單,派人采回白事的所有必須物品;指導搭建靈棚,對夥計幫工進行分工,安排廚館幫工,聯系吹打手;招呼前來吊唁的客人,安排親友的落座、食宿,以及回禮;祭奠禮中與主人家、掌廚、樂舞師、炮手、客人等交代禮儀順序和禁忌等等。
整個過程中,張仕泉語言能力的展現,更讓作者看到知客師在儀式中的重要影響。舉禮儀詞為例,在應酬客人時誦的是“……此情百年輪一轉,缺少孝氏沒經驗;不周不到是正轉,還望客官多海涵;各路親朋來悼奠,翻山越嶺夠勞煩……”面對逝者親人時,念的是“……朝朝暮暮到今天,生離死别太突然;隻說好人一生安,隻說媽媽到百年……。”
葬禮過程中知客師誦讀諸如以上的禮儀詞時,是親人落淚最多的時刻,也是悼念的客人最沉默的時刻。這跟禮儀詞的内容密切相關,因為那些詞句中,把寬厚待人、孝親敬老、長幼和睦、接人待物言恭詞遜的道理都裝進去了。
正是因為有張仕泉這樣的傳承人,紅白喜事在農村儀式,才按照約定俗成的慣制,一代接一代在村民的人生禮儀活動中進行着,雖然程序、内容曆久會有些許改變,比如禮儀詞會随着時代發展,裝進“電話”“微信”等新詞,但對于維系雇主家人内部的和諧穩定,孝親敬老傳承以及主客的親善友和,一直發揮着重要的德育作用。不管是雇主家還是客人、幫工,村民在共同參與儀式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寬厚待人、文明禮貌、包容謙和、禮義重仁、儀整禮莊、長幼和睦、團結友善等思想品德的教育。
從張仕泉主持當天的儀式可以看到,農村紅白喜事等習俗、儀式發揮的社會德育功能,呈現這樣的特點:一是實用性。孝悌、禮義、廉恥的倫理價值,在儀式過程中展現,對群衆的道德教育非常實用;二是通俗性,以張仕泉的禮儀詞為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能夠很好地被村民理解吸收。
并且,從當了近30年知客師的張仕泉本人身上,尤其能看到參與農村紅白喜事對他的德育影響,教他成為一個熱情友好、豁達無私、知足安樂、有責任心的人。他反複說過這樣的話,“我跟周邊老百姓關系相當好,給他們說得最多的做人道德規範就是以和為貴。”“希望能夠把知客文化傳承下去。隻要有人想學,願意了解,我都願意給他們說。”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