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按:小楷的筆法和大楷的筆法還是有很多不同的,這篇文章劉小晴老師主要講了小楷的起筆方法,希望對學習小楷的書友有幫助。
發筆又稱為起筆,是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清陳介祺《簠齋尺牍》中說:“若求古人筆法,須于下筆處求之。”又謂:“所有之法,全在下筆處,筆行後無法,無從用心用力也。”
相傳王羲之寫小楷,于發筆處最深留意,可惜我們已看不到他的真迹了。用筆的精到,筆勢的流動,點畫的變化以及調鋒等都于發筆處表現出來,故善于發筆者,必不拘泥于一法,而能矯變異常,文從理順,操縱自如,所謂“造化在筆端”是也。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小楷發筆的幾種方法。
(一)藏鋒的發筆
所謂藏鋒即起筆時不露鋒芒,滅迹隐端,藏鋒斂锷,不見起止之迹,這種方法就是(傳)王羲之《書論》中所說的:“用尖筆須落筆渾成,無使豪露浮怯”。藏鋒的發筆,能給人以一種渾厚、蘊藉、沉着的美感。
顔真卿《顔勤禮碑》,藏鋒是顔體重要特征之一。
藏鋒起筆,可用“逆入平出”,即與行筆方向相反,先輕輕逆入,作一圓點狀,然後反折行筆,逆入的目的是為了藏鋒鋪毫,中鋒行筆,如一次不能将鋒調中,可往複二次,這是書寫篆書的方法,故又稱為篆法。
書寫小楷時,雖可借用此法,但亦有所區别,由于小楷點畫細小,故逆入的動作,極輕極細,有時隻不過是意思一下而已,絕不可作圓頭如蒸餅之狀,又要富有變化,以不露痕迹為上。另一方面,逆入即轉鋒行筆,筆機不可停滞,以筆能攝墨,墨無旁滲為上。
小楷的發筆,點畫要清瑩潔淨,去其渣滓後,方可向渾厚一路寫去。魏晉人小楷都喜用此法,試觀鐘繇的小楷《薦季直表》,發筆處存筋藏骨,點畫圓渾質樸,古色古香,有一種淵懿淳茂之氣,流溢于字裡行間,如三代鐘鼎文字,令人不敢亵視,又如王羲之的小楷《黃庭經》,發筆處不露芒铩,寓巧于拙,藏老于潤,亦有一種古茂靜穆,淡雅自然之氣,撲人眉宇。(大家可以點擊圖片放大觀察起筆——啟明注。)
鐘繇《薦季直表》(局部)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局部)
(二)方筆的發筆
方筆肇自隸法,六朝碑刻以方筆居多,迨至唐代的楷書,繼承了北碑的風格,從而形成了以方筆為主要特點的楷法。
魏碑起筆多為方筆
所謂方筆即發筆時有棱角,是書寫楷書的主要方法,方筆運用得好能給人以一種雄強、勁邁、爽利、沉峭的美感。
方筆的起筆,可用逆勢切入法,亦稱點法起筆。清周星蓮《臨池管見》中說:“凡字每落筆,皆從點起,點定則四面勢全,筆有主宰,不緻偏枯草率。”其法即落筆之前,承上筆勢,先于極低空中作一逆入動作,(或筆鋒輕觸紙面,尖鋒逆入),然後作一斜直落點(寫橫畫時),或斜橫落點,(寫豎畫時),如刀入狀,切入作點時,其勢在重,但落點宜輕。
近代書家高二适先生在《題曹娥碑》時指出:“執筆穩,下筆輕,則自有一種秀逸之氣。”的确是他的心得之言。這種筆法,在書法中又稱為“築鋒下筆”,築,搗也,搗土使堅實也。就象建築工人築土地一樣,築鋒直下,喻其勢如高峰之墜石,有撞入之意。逆勢切入後,鋒尖在上,筆肚在下,已成偏側之勢,此時急需調鋒,使其筆鋒由偏轉中這是書寫小楷發筆最關鍵的地方。調鋒時,可用腕法微微帶動筆鋒作一至兩個提按和衄挫相複合的螺旋形的調鋒動作,迅速将筆鋒揉入畫中。
周星蓮《臨池管見》中說:“執筆落紙,如人之立地,腳跟既定,伸腰舒背,骨力自然強健,稍一轉動,四面皆應。不善用筆者,非坐卧于紙上,即蹲伏紙上矣。欲除此弊,無它謬巧,隻如思翁所謂,落筆時先提得筆起耳。”書寫小楷時,這種調鋒動作是微乎其微,在極短的一瞬間完成的,有時完全是憑手腕中的一種感覺。要練習這種調鋒動作,當先從大楷入手,開始時動作是很被動和着意的,但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熟練起來,點後即能迅速将鋒提起,如蜻蜓點水,一粘即起,在不知不覺中完成這樣的動作。
明董其昌《畫禅室随筆》中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故提得起三字,實乃用筆之無等等咒語。提要提得恰到好處,以筆鋒收歸畫中為度。方筆起首,在筆形上要富于變化,由于逆勢作點的輕重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停留的時間不同,可以産生千姿百态的變化,試觀楊凝式的《韭花帖》小楷真迹,發筆處最富深意,極有變化。
楊凝式《韭花帖》
逆勢作點的起筆方式,要比逆入平出的方法更為便捷,陳介祺《簠齋尺牍》中謂:“運腕之要,全在指不動,筆不歇,正上正下,直起直落,無論如何,皆運吾腕而已。直落二字要體會,下筆微茫,全勢已具。”這種順其自然之勢的筆法,不但能使點畫富有變化,而且能表現出一種陽剛之美,試觀南宋嶽珂的小楷,雖以方筆為主,但形方而筆圓,極具峭拔之姿。明黃道周的小楷亦善方筆,簡潔明淨,俊邁可喜。
南宋嶽珂跋唐摹《萬歲通天帖》
明黃道周小楷《孝經頌》
(三)露鋒的發筆
所謂露鋒,顧名思義,即發筆時鋒芒外露,這種發筆在小楷中運用得最多,其法兼有側鋒,蘸墨舐筆時,使筆鋒微向上翹,握管執筆時,使管微向右後傾斜,手腕挺起,随後尖鋒入紙,順勢落筆,由于發筆時尖鋒側入,鋒芒外曜,所以能給人以一種精神抖擻、清勁秀拔的藝術感受,又由于其發筆時順勢落筆,可使點畫間的筆勢更加流暢。
正如董其昌《容台别集》中說:“虞永興嘗自謂于道字有悟,蓋于發筆處出鋒,如抽刀斷水,正與顔太師錐畫沙、屋漏痕同趣。”這種發筆方法,一般用于短畫較多,而主畫不宜過露,過露則意不持重。
運用這種筆法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鋒芒外露時,切忌虛尖浮怯,二是發筆時雖偏鋒側入,但收筆時必須将鋒收歸畫中,如一偏到底,則佻達浮薄之弊立見,此不可不慎。朱和羹《臨池心解》在形容這種收筆法時說:“每波畫盡處,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殊非石刻所能傳。“試觀唐人寫經,發筆處雖鋒芒外露,但收筆時極圓融飽滿,顯得精氣結撰,十分飽滿有力,這是書寫小楷時必須注意的關鍵之處。
唐人寫經
露鋒的發筆,比起方筆來又更便捷了一步,因此常為曆代書家所喜用,如趙孟頫的小楷,以露鋒居多,相傳他能日書萬字,作小楷下筆神速如風雨。明代的文征明,亦善此法,他的小楷清勁秀美,亦時兼側鋒。
趙孟頫小楷《漢汲黯傳》
文征明《琴賦》
最後還要談談發筆中的補救之法,趙宧光在《寒山帚談》中說:“作字者落筆失所,勿因失而改轍,腕中自有可得所處,可以振救。”意思是說,發筆時由于調鋒不當或落筆失誤而導緻點畫浮薄缺陷時,當及時補救,不宜寫完後再去添描修補。
補救之法有二:一是臨時振救之法,即“往有不到之處,以複補之”,及時将筆鋒回複到落筆處再行運筆,通過往複的動作,臨時振救,則墨由中溢出,形态自然飽滿,二是下筆補救之時法,即落有不惬意處,但思下數筆如何補救,不必再臨時改轍,救護得好,更覺别有機趣。當然最好能起筆處順入無缺鋒,逆入者無漲墨,補救之法,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總之,發筆是用筆中最重要的一環,而此一關鍵之處,又在于調鋒。(關于調峰,之前啟明發布過梁三日老師講調鋒的文章,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參考《梁三日老師講調鋒啟明筆記(一)》,雖然梁老師講的是大字的調鋒,但是有一些内容也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尤其是之前沒有接觸過書法理論,不知道調鋒為何物,一味嫌棄毛筆容易分叉的書友。)不論何種發筆,都貴用逆,或虛逆,或實逆,逆入的動作要輕快,逆入的軌迹要承上筆勢。發筆時,動作要幹淨明利,既不可猶豫不決,筆機凝滞,又不可忽遽剽急,怯弱浮露。
以上三種發筆法,在書寫小楷時可以參插運用,時方時圓,時藏時露,方能極盡變化之美,但當以一種筆調為主,才能保持整幅作品風格的一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