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方言與語言?小時候,我們兄弟頑皮得厲害每做錯事,父親就命令我們并排站在他面前,一邊訓斥一邊打手闆我怕痛,sén不起,立馬認錯求饒;哥哥卻梗着脖子,硬sén稍大,父親說起此事,戲谑我:在戰争年代,你肯定當叛徒四川方言sén,有承受的意思,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淺談方言與語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淺談方言與語言
小時候,我們兄弟頑皮得厲害。每做錯事,父親就命令我們并排站在他面前,一邊訓斥一邊打手闆。我怕痛,sén不起,立馬認錯求饒;哥哥卻梗着脖子,硬sén。稍大,父親說起此事,戲谑我:在戰争年代,你肯定當叛徒。四川方言sén,有承受的意思。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三部分:“不是李老九運氣好,實在是餘大爺了不得,要不是他到處通氣,布置周到,你想想,馬家不放手,李老九乘得住嗎?”陳翔鶴《陶淵明寫〈挽歌〉》二:“哎,小牛,快下來,我不告訴過你,爺爺乘不起你嗎?還是那樣不聽話!”揭祥麟《牛車少年》:“哪裡是我在開玩笑,是這牛在開我的玩笑,人家還要騎在牛背上走,它那樣一個堆堆,車杠上添一個人,哪裡會乘不起?”李劼人筆下的“乘得住”、陳翔鶴和揭祥麟筆下的“乘不起”之乘,應該就是四川人常說的sén不起、硬sén之sén。
甲骨文裡的乘,像一個人爬上大樹,站在樹杈上遠眺偵察。金文裡的乘,像是一個人兩腳站在凳子上,強調借着墊腳的凳子,登上大樹、車輛或其他高處。乘的造字起意,應該是“爬上大樹、車輛或其他高處。”這個本義現在差不多已經消失,今天的乘用的都是引申義,其乘坐一義,或可用于解釋方言sén不起、硬sén之sén。乘坐者太沉重,馬匹、轎子、車輛等重壓難釋,隻能勉力為之,是硬乘;而無力負擔,是乘不起;若乘坐者很輕便,自然就乘得住了。
有寫作“承不住”的。且志宇《四川方言與文化》:“土地爺的級别雖低,但也算得上是位德可配天的神祗。他搬家,自然是不在此地住了。其中的神(shén)與承(chéng)的方言讀音是一樣的,都讀作sén,所以諧音‘承不住了’,就是承擔不起、承受不起。”甲骨文裡的承,像一個人雙手抱着嬰兒之形,表示接生。後引申為《說文解字》裡的“奉也,受也。”承作動詞時,在傳承、繼承、奉承的意思之外,還用于承擔、承受。硬sén:硬着頭皮承受;承得住:承擔、承受得了;承不起:承擔、承受不起。
有寫作“盛不起”的。周恺《苔》卷二第三章:“王棒客驚慌道:‘平三爺,這罪我盛不起哦。”甲骨文裡的盛,指帝業達到頂峰,國力興旺,連帶影響周邊國家。後引申出《說文解字》裡的“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盛作動詞時,有“裝滿、容納”的意思。盛得住:容納得下;盛不起:容納不下;明明容納不下,卻要容納,就是硬盛。
将sén寫作乘、盛,勉強可講通。但寫作承,或許最貼近詞義。(龐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