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7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10年深山支教,這位南大畢業生“無編”“有夢”很快樂》的報道。
7月的武陵山區,入夜,月光如水,萬籁俱寂,吱吱蟲鳴透窗而來。
這裡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高坪鎮。一天的辛勤工作後,支教志願者袁輝晚上十點仍獨自待在高坪鎮望坪初中的辦公室,翻閱考卷、查閱書籍、準備課件。早上6點起床、晚上12點後休息,已成他“雷打不動”的生物鐘。
2012年從南京大學曆史系畢業後,陽光帥氣的袁輝坐上開往武陵山區的列車。讓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在曾是深度貧困地區的深山裡,他一待就是十年。
十年來,袁輝輾轉于恩施多所學校,教授語文、曆史、地理、心理健康、美術、音樂等科目。最忙碌時,一周要上30多節課。而志願者的身份,意味着他并不能像普通教師一樣每月領到工資,隻是偶爾能收到些補助。
盡管如此,回望這段經曆,袁輝說:“能夠實現自己少年時代的夢想,能夠通過自律地勞作獲取精神自由,能夠陪伴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從中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樂趣,我心滿意足。”
西行尋夢,做“拐杖教師”的另一副“拐杖”
時針撥回2012年,24歲的袁輝站上了人生的岔路口。畢業前夕,他的導師寫了封親筆信,推薦他到南京一家雜志社工作。面試後,總編輯對他很滿意。但回去的路上,袁輝猶豫了。“當支教老師,是我從高中開始的夢想。”
高中時,“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在袁輝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為改變山區孩子的命運,高分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徐本禹放棄在武漢升學的機會,到貴州山村支教。“而且,我也一直想有機會施展我的教育理念與理想。”他說。
一番考量後,袁輝決定聽從内心的聲音。他首先聯系了幾所四川的學校,但出于各種原因吃了閉門羹。“在火車上,我想到了恩施‘拐杖老師’譚定才的感人事迹,心想他那兒可能會要人,就想去碰碰運氣。”
譚定才是巴東縣清太坪鎮姜家灣教學點的代課老師,堅守偏遠山村20餘年,為孩子們傳授知識。2005年,譚定才不慎從屋頂摔落,導緻下肢癱瘓。出院後,他選擇拄着拐杖、回到教學點繼續代課。
2012年9月8日,譚定才跟往常一樣上課時,換乘了幾趟車的袁輝,終于坐着三輪車找到了距離家鄉徐州1000多公裡的鄂西大山深處。推開教室門,面龐清瘦、拖着兩個登山包的袁輝簡要介紹自己後,表達了想留下來做支教志願者的想法。
一個名牌大學生來山裡教書?譚定才将信将疑。“我們這裡條件艱苦,待遇不高。”他對袁輝說。
“我有工作,已經放棄。我不是為了錢,我更願意做一份自己喜歡、體現自我價值的工作。”袁輝說。
譚定才給袁輝收拾出一間房,支起床鋪,讓他安下了“家”。就這樣,帶着一個睡袋、20多本書、幾套衣服的袁輝開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活,成了“拐杖教師”譚定才的另一副“拐杖”。
從24歲到34歲,袁輝把人生中的“黃金十年”獻給了山區教育,獻給了祖國的花朵。
立足泥土和草木的教育
彼時,巴東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巴野公路通車前,姜家灣教學點離巴東縣城有3個多小時的車程。教學點沒有自來水,袁輝就用盆收集屋頂上流下的雨水,後來他買了一個塑料水壺,去當地農戶家提水,但一壺水隻夠一天飲用。山裡濕度大,袁輝住的宿舍異常潮濕,身上長滿了疹子……
但艱苦的條件并沒有動搖他支教的決心。姜家灣教學點共有兩個班、27個孩子。袁輝上午給一二年級學生教語文,下午給學前班孩子教數學。
了解到孩子們大多為留守兒童,還有不少來自單親家庭,袁輝便利用周末時間跋山涉水、逐一到每個孩子家中走訪,詳細了解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再根據孩子們的情況因材施教。
“鄉村教育應該有自己的倔強與特質,應立足于泥土和草木。”秉持這樣的理念,袁輝始終把幫助山裡孩子們活得自信、學得快樂、健康成長作為努力的方向。
在他的課堂上,别緻的設計、幽默的語言、活躍的氣氛貫穿始終,孩子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比如,講賈島的《劍客》,他會找來墨鏡與玩具劍當道具,和學生們一起表演,看誰更有劍客風範,合乎詩中情境;他還會帶着大家寫打油詩、寫鏡像字、在石頭上畫畫,并由孩子們投票選擇優秀作品,在教室裡陳列。
為了鼓勵學生,袁輝還設計了不同比賽,評選出“歌神”“舞神”“爬樹之王”“故事大王”。
“小棉花”學習成績一般,但很會爬樹。袁輝特意組織一場爬樹比賽,“小棉花”不出所料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樹梢,摘得桂冠,收獲了袁輝定制的“爬樹之王”小金人獎杯。從沒得過獎的“小棉花”大受鼓舞,學習也變得更加積極了。
這樣輕松活潑、不拘泥于形式的教學方式也曾遭受質疑,但十年來,袁輝的學生們從中受益匪淺,不少孩子走出大山、進入一流大學求學。
學生盧玉嬌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去年,她發起“千筆書信、冬日溫情”活動,組織61位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與袁輝目前所在的望坪中學的學生互通書信,交流心得。“感受到袁老師的愛,我也想為大家做點什麼。”她說。
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包括袁輝的大學同學在内,很多人都想不到,這場逐夢的支教會成為十年“長跑”,并且至今望不到終點,極有可能跑成人生的“馬拉松”。
“是因為跟大山有了感情,也是因為一位特殊的學生。”袁輝這樣說。
這位“特殊的學生”名叫青青,在姜家灣教學點,袁輝陪她走過了整個小學階段。
一年級時,青青上學僅幾天便因骨折請假,而後查出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稱“瓷娃娃”。學校離家十幾公裡山路,青青又隻能坐在輪椅上,不能下地行走,上學對她來說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得知此事,袁輝開始了對青青一個人的“義務家教”。袁輝每周上門兩三次,不收分文,還經常給青青帶小禮物。為節省時間,他每次都抄小道走,即便這樣,來回一趟也需要1個小時。小道坡陡路滑,袁輝每走一次,滿腳都是泥。
2014年,袁輝到同一個鎮的白沙坪小學支教後,距離青青家更遠了。一位學生家長知道他為青青送教的事情後,把自己家的摩托車送給了袁輝。摩托車騎壞之後,袁輝去修理店買折舊車,店主被他感動,半價賣給他一輛舊摩托車。
“走教”持續6年,青青小學畢業了。盡管支教地點從巴東縣換到了建始縣,袁輝與青青的聯系從未中斷。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的她今年中考考了790分,有望考上當地知名的高中。
她在給袁輝的信中寫道:“您沒來之前,我的世界是灰暗的;您來後,仿佛有一縷溫暖的光照進我的世界。”
“對我來說,青青也是我的老師。她在逆境中,不斷克服困難、戰勝自卑情緒,我能感受到她的内心力量,她的樂觀、平靜,也值得我學習。”袁輝說。
不隻是青青,在袁輝看來,孩子們面對的困境各不相同,卻能堅韌地取得各種成績。他與孩子們的相處更像是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互相汲取着力量。
真正成為我自己
“每一刻我都很快樂。”袁輝在朋友圈裡寫道。
獨處時,他喜歡随手撿塊木頭或石頭,靜靜地雕出刻章或動物形狀。十幾平方米的宿舍裡,他放滿了哲學、曆史、文學等各類書籍,光是哲學家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有十餘種不同語言、不同譯文的版本。這些都是他的精神食糧。
不知不覺中,皺紋爬上了袁輝的眼角,他的皮膚也因山裡的風吹日曬變得粗糙。“好像精力沒有以前那麼旺盛了,但精神上我很快樂。我感覺自己回歸到了生命的本質:有東西吃、有地方住、有事情做、内心很滿意,我感覺真正地成了我自己。”
他也有不少機會離開大山,或者成為一名有正式編制的老師,但他都拒絕了。“我覺得我不需要任何身份,大部分時間,我就是陪伴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玩、一起進步,我覺得就已經足夠了。”
“還打算堅持支教多久呢?”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問。
“支教對我而言,不是‘堅持’。支教就像呼吸一樣,是我們需要呼吸,我們不能說自己堅持呼吸。”袁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