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時代的快充總是進步的特别快,從最開始的五福一安,到上周 MWC 上 vivo 展示的 120W,智能機的充電功率在十幾年間翻了 60 倍之多,那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快充方案究竟有什麼區别?今天我們從各家不同方案的充電圖譜上聊一聊。
01 OPPO VOOC 家族
OPPO 的 VOOC 閃充方案包括三個品牌,OPPO、一加、realme,其中一加的宣傳名稱不同。标稱為 5V 或者 10V,但實際采用的充電電壓都是基本電壓(約 4.5V 上下動态調整)或者其整倍數。
規格有 4 種,其中 VOOC、VOOC 3.0 和 DASH 是 1 倍電壓 4A 的水平,充電表現基本如下。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VOOC 家族有 VFC 算法,标志是充電末段曲線呈階梯狀下降(上圖)而非曲線式(下圖),這樣末段的充電時長會明顯縮短。
在 4A 規格的 VOOC 系内,2019 年新款産品,包括 Reno、realme 和一加 7 都配有 VFC 算法。
第二種規格是一倍電壓 6A,即 WARP,一加專用,有 6T 邁凱倫版和 7 Pro。也有采用 VFC 算法,但細節和 VOOC 略有不同。
第三種是兩倍電壓 5A,即 SuperVOOC,目前行業量産最快的快充,也是 VFC 算法的首發。包括 Find X(高端版本)和 R17 Pro。
第四種是一倍電壓 5A,目前隻有 SuperVOOC 移動電源充一加 7 Pro 時會出現。
另外,因為是私有協議,所以配件必須采用自家産品或者經過認證的第三方,其中充電器端,SuperVOOC 和 WARP 都向下兼容 VOOC 和 DASH,WARP 手機向下兼容 VOOC 和 DASH,所有适配 VOOC 的線材都通用。
02 vivo
vivo 也有 3 種規格,其中最早版本的雙引擎閃充本質就是高通 QC2.0 換名。
之後在 NEX 上,vivo 采用了電荷泵 2 倍電壓 2.25A 規格,表現如上圖。
然後到了 iQOO,電流增加到了 4A,采用雙電荷泵分流,表現如上圖,是目前行業第二快。
兼容性方面,2.25A 規格似乎并不挑線,4A 規格如果不使用原裝線材,最大 3A,充電頭則隻能采用原裝,目前沒聽說有第三方兼容。
03 華為
也有 3 種規格,早先是 FCP,和 QC2.0 也沒有本質區别,但手機端不兼容(充電頭端可以)。
後來從 Mate 9 開始采用了1倍電壓 5A 的 SCP,如上圖,因為标稱就是 4.5V,所以峰值可以跑滿,也是行業罕見的範例,不過高功率堅持的時間不長。
到了 Mate 20 Pro 有了通過電荷泵翻倍電壓的方案,電流 4A,由于隻有一顆電荷泵,所以高功率堅持不到 5min 就慫。
配件和兼容性這邊,手機端和充電器端都向下兼容,線材的話,SCP 的 5A 全通用,但也隻能兼容自家配件或者認證過的第三方配件。
04 PPS 電荷泵方案
今年新品才有大批上市,包括 2A 和 3A 兩個規格,其中 2A 是聯想 Z6 Pro、Redmi K20、ROG Phone,标稱 18W;而 3A 包括小米 9、Redmi K20 Pro、黑鲨 2、紅魔 3、三星 S10 5G、A80、A70 等等,标稱 25-27W。
2A 版本參考 Z6 Pro,相比之前的 18W,快充功率更高(從 15W 左右加到 17W)更穩定,速度更快。
3A 版本參考上圖(實際 2.5A 左右)。
兼容性方面,硬性要求隻有充電頭支持功率足夠的 PPS 檔位以及 CtC 線材即可,但實際兼容性會各有不同,對于單一機型需要測試驗證。此外,小米系(小米、Redmi、黑鲨)支持同規格的 QC3.0 充電,但目前必須采用自家充電頭,其他功率足夠的 QC3.0 頭無法激活。
05 魅族
旗艦産品盡管是高通平台,但采用的是聯發科的 PE 協議,是和 QC2.0 同時代古董協議,給定電壓,一般是 9V,不支持電荷泵,效率堪憂。
實際表現的話,有的産品比較好,能過 20W,但相比 PPS 明顯弱。有的很爛隻有 13W。兼容性上因為聯發科長期式微,很多新品充電頭并不支持,同時也因為 PE 協議不是通過數據線識别,必須通過電流波動,因此多數電表也無法直接檢測。
06 Apple
無論是 iPhone 還是 iPad,都隻支持定壓的 PD2.0 協議(如果支持快充的話),其中 lightning 接口限制最大 2A,Type-C 接口最大 3A。
上圖是去年新款 iPad Pro 12.9 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C 口産品隻需要 CtC 線,而 L 口必須采用經過 MFI 認證的 CtL 線才行。對于充電頭而言,iPhone 支持 9V 即可,iPad 最好要支持 15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