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産品适合引入積分商城,又有哪些不适合引入呢?不妨先來認識一下積分商城體系吧~
當你運營的産品用戶留存率居低不上時,你說搭建一個積分商城可能會好轉;當老闆當面說你負責的産品活躍率不理想,你說引入積分體系就會好了。
慢着,積分商城真有這麼大的魔力?
如果所有的産品隻需引入一個積分商城就能解決留存率與活躍率低的問題,能充分調動UGC的積極性;如果單純引入積分商城而毋需對其深入持續運營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老闆還要你坐這裡做什麼?
一、積分體系的本質
積分體系本質上是用戶激勵體系的一種,與用戶等級體系、用戶勳章體系、用戶權限體系等都是為了激勵用戶行為而設置的手段而已。我們經常說到的積分商城(體系)、金币商城(體系)其實都是用戶激勵體系裡的虛拟貨币商城(體系)。
二、積分體系的作用
積分體系(或金币體系)作為用戶激勵體系的一種,本質是為運營者激勵強化用戶的積極正面行為而服務的。當然,這裡說的積極正面行為是相對于運營者而言的,而運營側激勵強化用戶的這些積極正面行為無疑是為了更好地完成運營或産品的kpi等目标,如用戶拉新、激發活躍、提升留存、促進交易,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如激勵用戶完成認證或上傳用戶真實頭像。
1、用戶拉新
用戶可以邀請自己的好友下載激活、注冊、認證甚至達到一定的登記後獲得虛拟貨币獎勵。如網易雲音樂的積分商城,用戶可以通過邀請好友注冊獲得積分獎勵,而且還實行了有特色的階梯制獎勵
2、激發活躍與提升留存
這是很多引入積分商城的初衷,在提升用戶活躍與留存的同時也會相應增強用戶粘性及拉升用戶使用時長,因此産品側和運營側大多都是圍繞這一目标在設置激勵手段的,最為典型的是很多積分商城的簽到打卡。如美麗說的每日簽到
3、促進交易
電商産品的積分體系都會有促進交易的目标在内,用戶在下單付款後會獲得虛拟貨币獎勵,如用戶在天貓商城下單可獲得商品售價的0.5%同等價值的積分(注意是同等價值的,因為還要與1元=100積分做換算):
4、鼓勵分享或評論
利用虛拟貨币吸引用戶參與互動,豐富産品内容。如京東就可以通過曬單和訂單評論獲得京豆
5、引導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需要用戶實名認證的比較少,即使有也是必須認證,否則用戶享受不到很多權益,但是在引導用戶進行認證時也可以通過虛拟貨币進行激勵,如京東金融就鼓勵用戶完成實名認證,通過的就可以獲得100個金币。
當然,除了以上所說的提升活躍率、留存率,以及增加用戶評論、及認證外,還可以根據産品自身的特點和要求設置符合自身産品定位于目标的任務項目。
三、積分商城的隐患
說到積分商城(體系)的隐患,我這裡先講一個小故事: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經在1971年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随機抽調了一些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在實驗的第一階段,抽調的全部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進入第二階段,所有實驗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無獎勵組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第三階段,在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休息時間,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标。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這說明: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組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得興趣。實驗證明: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内在得吸引力。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如果一款産品的運營方在隻考慮完成kpi目标的前提下,不結合用戶定位和用戶需要就貿然搭建積分商城,可能會将原本基于用戶自身興趣的行為納入積分體系加以獎勵,使得這些行為本身對于用戶的内在吸引力下降,從而使得用戶在引入積分體系一段時間之後反而不如之前活躍,甚至完全喪失了對産品的興趣,從而導緻用戶活躍度下降甚至用戶流失。
同時,對用戶自身不感興趣的行為強行用獎勵的措施加以引導強化,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數據上的虛假繁榮(這種現象在一些用戶使用頻次較低的産品上容易出現),而這些虛假繁榮的數據不僅可能給産品或平台運營方帶來經營壓力,更大的問題還在于這些用戶行為數據容易誤導産品決策。
四、哪些産品适合引入積分商城,哪些不适合?
既然積分商城也存在一定的隐患,甚至會給運營方帶來一定的經營壓力,但是仍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用戶激勵手段。積分商城的本質是強化激勵用戶的積極正面行為,很多運營者多數隻從己方考慮,而忽視了用戶本身的需求。有些類型的産品在引入積分商城後可以快速吸引并留住用戶,有些産品卻隻能揠苗助長,用戶最終沒有留住反而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和人力。那麼究竟哪些産品适合引入積分商城,又有哪些不适合引入呢?
1、比較适合引入積分商城的産品類型(滿足其一即可考慮)
- 中高使用頻次:
- 用戶使用場景豐富:
2、不适合引入積分商城的産品類型(滿足兩項的千萬不要)
- 使用頻次低:
- 用戶使用場景單一:
下一篇講搭建積分商城的規則、權重、安全機制,以及如何通過用戶的積分獲取與消耗形成閉環,從而達到激勵強化用戶積極正面行為的目标。
本文由 @何足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