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生老病死,都有說不完的規矩,道不完的講究。就拿死人這件事來說,裡面的門道,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首先,古人如何說“死”呢?
中國人忌諱“死”字,認可這個字的存在和含義,但實際表達中,卻往往采用委婉的說法以表示對生命的尊敬。早在幾千年的《禮記》,不同的階層就有不同的叫法規範定義。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不祿、底民曰死”
從這句話不難看出,從天子到不同等級的人,同樣是死,但有不同的說法,隻有普通百姓才可以直呼為“死”。
然而,“死”字雖然通俗易懂,屬于百姓可用範疇。但從情感上,老百姓也無法接受這種冷冰冰的叫法。于是按照按各自的風俗、以及信仰,又分出了許多分支叫法。
例如,佛教徒死,稱為“圓寂”,“溘染”,道教徒死,稱為“登遐”,“返真”。除此之外,民間還流行的各種五花八門的說法。例如:氣散、數盡、就木、歸泉、短折、夢桑、殒墜、殂、殉、卒等代稱。根據現代不完全統計,居然有不下四十九種的代稱。
不同的年齡死去,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六十歲在古代屬于高壽,去世稱為享壽。如果是正常死亡,那叫做壽終正寝(意思是家庭住房的正室),如死者是女性,則稱壽終内寝(意思是指婦女生前居住的屋子)。如果死于疾病,則隐晦稱為疾終。
三十歲以上不及六十歲去世,大多因為意外或者突發疾病,所以隻能稱為享年;不及十歲的叫得年或存年,以夭折或天昏作為代稱。
别小看這些叫法,都有着不同的來曆出典,同時也極力掩蓋死亡這一殘酷的真相,以平和隐喻的說法,讓死者家屬減輕悲哀和痛苦。
死亡是所有人的最終歸宿,自然的法則誰也無法逃脫,然而從情感上,人類終究無法擺脫悲傷的情緒。
中國人把“禮”字放在第一位,認為“生來有理,死去有禮”,即便是“死”,也是體體面面,風風光光下葬,樹立墓碑,留名千古,讓後人憑吊。
然而……墓碑上的字,除了人名,其他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
首先說開頭的“顯”和“先”的含義。
所謂“顯”是說死者去世的時候,上面沒有更高的長輩,下面還有孫子輩,他在家庭裡面地位最尊貴,顯在最前面。這一點,男女都一樣。
“先”的含義在于“先走一步”,意思是死者家裡面還有老人在世,最少有一個人在(包括嶽父嶽母)。有長輩活着,在這個家庭裡面,他不是長者卻先走一步,所以稱“先”。
再說第二個字,“考”和“妣”的區别。
古人認為,父母是人活着的叫法,死了就不能這樣稱呼。過世以後,父親稱考,母親稱妣。考是父,妣是母。父母去世了,不能說亡父亡母,那是對父母最大的不敬,一定要稱先考(先妣)或顯考(顯妣)。以此區别生前的稱呼,即便是不知詳情的人,也能從這“一字之差”中讀出其中的含義。
關注“酒歌說文”,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