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月初一,早上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去理發店,因為我這頭發實在太長了,一個多月沒剪頭發簡直就是煎熬,好不容易熬出正月,今天迫不及待的剪掉。 從小時候記事開始起,媽媽和姥姥一直強調正月裡不能理發,至于為什麼不能理發,老人則告訴我"正月理發妨舅舅"的流言,我有兩個舅舅,所以為了他倆的安危,我都是臘月二十九左右剪一次頭發,然後整個正月不理發,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而我兩個舅舅也安然無恙。
回想起來,舅舅是不是應該感謝我的不殺之恩。開了個玩笑。 關于正月不理發這個傳統,隻知道對舅舅不好,小時候老人這麼說,我也就這麼順從。長大以後就開始搜集各種資料,為什麼不能正月理發,是流言?還是有什麼忌諱?後來查過資料以後才知道正月理發,有那麼幾種說法。
一.相傳1644年清軍入關,當時清朝為了統治的需要,将延續了數千年的服飾文化改變,而最大的改變。就是換了一個發型,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服飾和發型的設計者,不是女真人而是一個明朝的降臣,他為了上位迎合當時滿清統治者的心理,設計了這個前面要剃光,後面要留辮子的發型,而清朝在接受了這套服飾文化以後,就進行了大力的推行和推廣,但是受到了民間的抗拒,但是清朝利用自己的軍事實力,除了和尚道士免除以外,其他人都必須執行,雖然導緻了一些地方反抗,可是最終還是經過多年的推廣,成功的在清末讓 辮子紮根于清末人民的心中。不過這個過程也很漫長,期間發生了很多的變故,當然由此也有些反抗辮子的人會進行抗拒,由此出現了一些可悲的事件,慢慢的人民就開始思念故國明朝,此時就漸漸有了一種習俗就是正月不理發。所以人們把正月不剪頭來表達當時人們對明王朝的思念,有"思舊"之意,不過随着時間的延續,"思舊"也被訛傳為"si舅"。
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正月屬于一年中最大的月份,被稱為吉月。在吉月,人們都會有祭天的活動,感謝老天送來了春節,正月開頭就動腦袋,多對自己不吉。另外關于正月不動土的說法,也是這個原因。正月不理發是為了"二月龍擡頭"。因為正月裡理發,對人的身體也非常不好,把頭發理了,頭就會冷,人體的經脈大多和頭相通。頭被凍着了,很容易生病,人們也都習慣了在農曆的二月二開始理發,也表示這一年都能夠順順利利。
中華文明自古就有很多習俗,很多民俗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留下來的,但傳遞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我國很多風俗都産生了變化與原意不同,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多多少少都帶着一些迷信的色彩。就算我們現在的思想已經解放,但我們對這些事情還是有着一絲忌諱,盡量能不觸碰就不觸碰。老人囑咐的也盡量不惹他們生氣,還有我舅舅對我确實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