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志願者服務。
整潔的居民小區。
擺放整齊的電動自行車。
今年是羅平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第二年,也是攻堅克難、奮力沖刺的關鍵年,全縣創文之風濃厚,百姓在創文中感受到生活便捷、城市變美、風氣變正帶來的滿滿幸福。
“如今全縣的創文工作已經進入沖刺階段,我們單位鼓勵幹部職工走上街頭,勸導出行不文明、不規範行為。通過一年的努力,感覺市民的交通出行習慣有了很大改變。”縣紀委縣監委工作人員施仙麗身着志願者服裝,在四方井農貿市場門口進行文明勸導時告訴記者。志願服務是創文攻堅最好的“催化劑”,在潛移默化中助推文明種子開花結果。如今的羅平,多樣化的志願服務已成常态,社區、紅綠燈路口……都能看到志願者的身影。“出門之前先檢查,必須佩戴安全帽;右側行駛不逆向,不闖紅燈不超速;嚴禁酒駕慢轉彎,見到行人讓一下;伸手示意不急轉,手不離把看前方;遵紀守法記心上,安全送餐保平安。”早晨,在羅平美團外賣公司門口負責人正在對外賣小哥強調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羅平縣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全面推進市容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交通秩序整治、志願服務等一系列創文工作,城市面貌顯著提升。路面幹淨整潔,交通秩序井然,市民生活環境大大改善,城市因創文而發生了巨大變化。“創文以來,羅平建設得越來越漂亮,環境越來越好,‘大美羅平’我們很滿意。”在太液湖公園散步的市民陳谷方說起羅平這兩年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在于“顔值”,更在于“氣質”。随着羅平縣創文攻堅戰的打響,城市管理進一步強化,市民積極響應,司機禮讓行人已成常态,車、人文明通行成為一道風景線。在公共場所,亂扔雜物、随地吐痰、損害花草樹木的不文明行為已基本杜絕;機關服務窗口将群衆的事視為自己的事,為群衆提供“一條龍”服務,群衆滿意度顯著提高。
如今的羅平,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市民文明出行習慣逐漸養成,城市展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漫步羅平城區街頭巷尾,規範整潔的商鋪店面,秩序井然的十字路口,花繁柳綠的文化公園……處處都能看到文明城市的景象。
本文來自【曲靖日報-掌上曲靖】,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