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發音,按照聲調不同,分為平仄兩大類。平聲與仄聲所表達的情感意義是不同的。詩詞創作中平仄交替,不僅僅是為了讀起來抑揚頓挫,更是情感的交替、意義的交替。今天寫詩填詞的人不懂這個道理,硬湊平仄,讀起來自然拗口。
唐詩宋詞用的是《切韻》的語音系統。《切韻》是隋代陸法言所著,後來散佚。唐代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訂,形成《唐韻》。北宋又在《切韻》和《唐韻》的基礎上編成《大宋重修廣韻》(《廣韻》)。但《切韻》、《廣韻》的分韻都過于瑣細,後來有了“同用”的規定,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并,成107韻。1223年,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個韻部。因為兩位作者都是平水人,因此他們合并而來的韻部被稱為“平水韻”,一直沿用至今。
平水韻分平、上、去、入四聲,每種聲調所表達的情感意義是不同的。如:
- 柳永《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将好景,歸去鳳池誇。
加粗的字是這首詞的韻腳,我們發現都是平聲字,用的是平聲韻。詞人是不是随便用的平聲韻呢?很顯然不是,這跟他所要表達的情感是緊密相連的。
這是一首幹谒詞,是寫給當時的杭州知州孫沔的,目的是希望對方能夠向朝廷舉薦自己。如此,這首詞就帶有強烈的功利目的。柳永歌頌杭州的富庶繁華,其實就是在歌頌孫沔出色的治理能力,感情上是輕松愉悅的,所以他才選擇了平聲韻,而不是仄聲韻。
那麼換成仄聲韻會怎麼樣呢?我們再看柳永的一首詞。
-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加粗的依然是韻腳,我們發現都是入聲字,用的是仄聲韻。詞人為什麼在這裡用的是仄聲韻呢?這跟他要表達的情感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這是一首離别詞,表現的是與戀人離别時的悲切傷感,以及離别後愈來愈強烈的思念之情,讀來痛楚滿心。入聲韻讀起來短促有力,讀這首詞時,就仿佛是詞人在哽咽,一停一頓,好不悲傷。
前面舉的是婉約詞的例子,我們再看一組豪放詞的例子。
- 蘇轼《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蘇轼被貶黃州後寫的一首詞,表現的是他曠達樂觀的胸襟情懷。詞人選用的是平聲韻:行、聲、迎、晴。平聲讀起來輕快悠長,讀時可将韻腳拖長,我們就能充分感覺到詞人要表達那份超脫世俗之外的豁達、樂觀與自信。
- 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也是蘇轼被貶黃州後寫的一首詞,但詞中所表達的情懷就不如《定風波》那般曠達潇灑。這首詞中,詞人表達了對古代英雄們的仰慕之情,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慨,雖然詞末有一番解嘲,但改變不了整首詞悲壯的風格特點。基于此,詞人選用的是仄聲韻裡的入聲韻:物、壁、雪、傑、發、滅、發、月。這些韻腳讀起來短促有力,悲切之中又有陽剛之氣,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以上是宋詞的例子,我們再舉一首唐代律詩的例子。我們不妨拿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來分析一番。
-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律詩規定必須用平聲韻,因此通過韻腳探求詩人的情感,顯得不合時宜。所以我們換一種方法來說明詩人情感與平仄之間的關系。
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七言詩它基本有三個意義單位,如“風急天高猿嘯哀”,分别就寫了三種物象,剛好構成三個意義單位,而這三個意義單位是跟音節的平仄是密切相關的。“風急”就要突出風的急速有力,因此詩人選用一個入聲字“急”來形容,我們讀的時候就沒法拖長,在短促的聲音中感受着風的急速有力。“天高”寫出了秋季天空高遠的特點,那麼這個“高”字就不能像“急”字一樣短促,太短促,我們就感覺不到天的高遠。這個“高”字是個平聲字,我們盡可以拖長,在拖長的聲音中你就感受到了天的高遠,而人便顯得渺小而孤單。“猿嘯哀”是這句詩中的最後一個意義單位。“哀”字這個位置完全可以用仄聲字,但詩人沒用,為何呢?因為他寫的是“猿嘯”,猿猴的叫聲不是短促的,而是哀怨綿長的,這正是晚年杜甫心境的寫照。因此,我們讀的時候更要拖長,比那個“高”字更要長一些,不僅因為這個字是韻腳,更因為這個“哀”字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情感。
我們再舉一首古體詩的例子:《春曉》。
-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是一首古體詩,韻腳為:曉、鳥、少,押上聲韻。上聲表現一種細小親密的情感,在這首詩裡就體現得很到位。上聲由高到低再到高,讀起來曲曲折折,就顯得情意綿綿。這首小詩表達的是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對落花充滿了無限的憐惜之情。這種情感由上聲表現出來恰到好處。
去聲與入聲表達的情感相似,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的用韻是上去通押,以去為主。上阕“處”“去”“住”三個去聲韻腳,表達的是英雄難覓的悲慨之情。下阕“顧”“路”兩個去聲韻腳,則表達的是北伐失敗金人搶掠的悲傷痛苦。這些感情與入聲韻所表現的相似。
“虎”這個上聲韻表達的是詞人對“金戈鐵馬,氣吞萬裡”的戰鬥生活的渴望。“鼓”這個上聲韻在焦急中表現的是對故土的摯愛之情,而那裡的百姓似乎已經忘記自己在異族的統治之下。“否”這個上聲韻表達了自己渴求被重用的心願。這些與上聲表現細小親密的情感是基本吻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普通話平聲的發音比仄聲要高,但在平水韻中,仄聲的發音要比平聲高。因此讀唐詩宋詞,仄聲要高,平聲要低。如此才能讀出詩人們的感情來。但如果是寫詩,用現代聲韻,我們就依照現代普通話的發音來寫,平高仄低,運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懷,而不僅僅依靠文字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