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什麼精神内耗會導緻抑郁、焦慮?
A:
前段時間,一個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視頻一夜爆火,沖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大家紛紛感慨二舅的命運多舛。
設想中本應光輝燦爛的人生,因為一個意外戛然而止。但二舅沒有氣餒,他豁達樂觀地面對所有苦難,活出了獨屬于自己的人生。
他的生活态度令人動容,因為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面對難以逆襲的困境,首先想到的是逃避。
于是逐漸陷入精神内耗的漩渦,不斷産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怎麼做才能遠離精神内耗呢?想明白這一點,我們首先得明白精神内耗是什麼。
困住我們的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不是心理學中的專有名詞,它是從别的領域引用過來的概念,用以形容個體在精神活動中自己和自己鬥争。
一個人的行為過程是循環往複的,具體可以被劃分為5個基本步驟: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做出行動-得到反饋。
簡單而言,也就是看到事物-認知事物-根據認知做出反應的一個過程。精神内耗就是停留在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兩個步驟不動彈。
我們會像卡bug一樣反複過度地進行思考,而不采取行動。這會大量消耗我們的心力,從而使我們感到疲累乏力。
比如想要外出遊玩,普通人可能會想:外出遊玩是件快樂的事,我要邀請我的朋友加入。想好之後就會付諸行動,對想邀請的朋友發出邀約。
而精神内耗的人可能會想:
外出遊玩好像挺好的,但會不會太曬?準備物資會不會太麻煩?一個人去會不會不好玩,要不還是邀請朋友一起?...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精神内耗的人群在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環節,會有很多發散性的思考。
他們會不斷強化事情難度,提高執行行為的門檻,最終導緻了行為的難産。這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學習、工作、生活效率的降低。
除此之外,它也可能影響到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持續地焦慮、抑郁,甚至出現吃不下、睡不着的情況。
内耗者的共同特點
讓我們不自覺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性格因素,研究發現容易陷入精神内耗的人擁有以下4個性格特點:
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擁有比常人更強烈的同理心和情緒體驗。
所以他們在處理各類外部信息時,會比旁人關注到更多細節,也會産生更多反思,這讓他們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
最常見的情況是在親密關系中,他們會很在意他人的想法,有時候一件很小的事,他們也能發散想象到很壞的結果,這讓他們經常感到心累。
完美主義者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群,會忽視現實情況,對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預期完美,他們就會因做不到而不斷糾結。
所以追求完美是把雙刃劍,能夠實現會産生巨大成就感,反之則會造成精神内耗。
自我評價低
不自信的人對自己的整體評價一般是負面的,他們忽視了自身存在的積極部分,盲目認定自己很糟糕、很差勁,這讓他們在做事情時容易畏縮。
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懷疑自己做不到,于是反複思考怎麼做能讓事情圓滿,将所有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思考上。
不會排解情緒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有個出口。不管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都要經過調節有進有出,我們的心理狀态才會平衡。
不會排解情緒的人面對負性事件時,内心會不斷産生不良情緒,但情緒又沒有向外釋放的出口,于是就會不斷囤積不斷膨脹,最終造成精神内耗。
行動是對抗内耗的最好方式
如何擺脫嚴重的精神内耗呢?最簡單的方式是用行動代替想法,我們可以這樣做:
設置合理期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期望。
将比較大的目标細分成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執行過程中也不要用“應該”、“一定”之類的詞要求自己,允許自己做不到。
專注于當下專注于現實發生的事情,發現自己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手頭正在幹的事。
當你真正行動起來,腦海中很多糾結想法就被自動省略了。
允許犯錯
允許自己犯錯,理性分析問題的複雜性和困難度,無法順利解決問題時要學會向外歸因。
同時也要有承擔錯誤的勇氣,沒有人是完美的,做錯了及時改正就行了。
自我提升進行自我提升,平時可以試試正念冥想,這有助于培養注意力,也可以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當眼界開闊、内心充盈,我們也就不會被一些不必要的困惑牽絆。
生活已經很複雜,我們不需要給自己增加難度。
所以比起消極地自我批判,我更希望你能多誇誇自己。
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才能減少無意義的思考,将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